红网时刻3月16日讯(记者杨淑华)先大量投放、跑马圈地,以免费或极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购买、租赁使用,待“习惯成自然”特别是占领市场优势后便悄然涨价,开始“割韭菜”。
随着人们对手机依赖性的增强,“电量焦虑症”也越来越普遍。不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发现,曾经物美价廉的共享充电宝,如今的价格却有些让人“高攀不起”了。
长沙街头、小店,共享充电宝随处可见。
一小时三四块已成常态 部分涨幅达500%
共享充电宝的租赁价格,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上涨。
平时喜欢刷抖音和微信聊天的黄女士,外出经常遇到手机电量告急的情况,共享充电宝的出现帮她解决了这一后顾之忧。但最近,她开始考虑出门多带一个充电宝。上周日,黄女士在长沙黄兴广场逛街,在路边租借的充电宝只充了30分钟,就扣了3元钱,觉得价格上涨得“有点离谱”。“去年还是一小时1块钱,什么时候涨价了这么多?”不仅如此,她取用的共享充电宝还经常充不上电。
共享充电宝涨价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长沙街头、小店,共享充电宝随处可见。在步行街几乎每隔10米就有一个共享充电宝柜机。记者随机扫码租赁了一台怪兽充电宝发现,其标注的资费为免费5分钟,之后2元/30分钟,封顶30元/天。
摆放了共享充电宝柜机的店主刘女士介绍,共享充电宝从最初的1元/小时,到现在平均3~4元/小时已成常态。24小时的封顶价,也从20元涨到30元、40元,翻了一番。有部分热门商圈比如黄兴广场、步行街、国金街等地的共享充电宝的租赁价格甚至直接涨到了6元/小时,相较最早的1元/小时的涨幅更是达到了500%。
长沙部分区域共享充电宝租赁价从1/小时上涨到6元/小时。24小时的封顶价,从20元涨到60元,翻了3番。
针对共享充电宝涨价一事,街电的客服表示,最近是有部分柜机价格轻微提升,是不同区域的门店根据市场情况调整收费标准,不是平台统一提价。怪兽充电也表示,不同商家有不同收费标准。业内人士表示,共享充电宝涨价和共享单车涨价逻辑颇为类似:都是依靠前期竞争,市场格局洗牌之后,头部企业出线,用户消费习惯也被培育起来。如今调整价格,赚取利润是较为合理的商业发展轨迹。
“三电一兽”拿下超九成市场份额,怪兽充电或赴美上市
手机使用场景的增多,共享充电宝在一定程度上仍是刚需。在长沙步行街,大部分商铺门口都摆放了共享充电宝柜机,有的商店门口甚至摆放了三到四个不同品牌的共享充电宝柜机,其中最多的怪兽和小电,其次是街电、来电。根据TrustData统计数据显示,商场、餐厅、机场、火车站等场景的充电宝渗透率已经超过50%,酒店、景区等低频场景渗透率也超过20%。随着场景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也不断扩张。
“蛋糕”虽大,但留给其他品牌的市场份额并不多。共享充电宝头部企业有4家,小电科技,街电科技,来电科技和怪兽充电,被称为“三电一兽”。经过几年的市场竞争,纵观整个共享充电宝赛道的竞争格局,已被“三电一兽”拿走超过九成份额。据Trustdata数据,这四家公司中,街电以28.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小电和怪兽分别以27%和25.1%的份额紧随其后,来电以15.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
近日,有消息称,企业怪兽充电正在与花旗、中金、华兴资本及高盛等投行洽商,计划募资3亿美元,或在今年上半年赴美上市,冲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与此同时,另一家共享充电宝服务商小电科技已放出上市消息。据浙江证监局官网显示,2020年6月29日,小电科技签署上市辅导协议,计划创业板上市。共享充电宝第一股花落谁家,尚未见分晓。
激烈的竞争背后,头部的共享充电宝企业却早已成功“收割”市场。根据怪兽充电日前披露上市的数据了解到,其在2019、2020年的收入中有超过95%为移动设备充电业务即共享充电宝,是当之无愧的赚钱大头。此前,“三电一兽”多名负责人透露自身已实现盈亏平衡,甚至盈利。据业内相关人士测算,如共享充电宝的使用频率、单价再度增加,部分企业的年利润率可能超过 60%。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共享充电宝的市场前景,长期来看还有待观察。共享充电行业几家头部平台从运营模式到产品大同小异,难以形成独特的品牌差异化。此外,快充技术的未来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市场需求,目前包括小米、OPPO、华为在内的多家手机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新一代快充技术,各大手机厂商在电池容量上也下了很大功夫,4000毫安基本已经成为行业标配。一旦该领域出现突破性进步,例如以更小的体积实现更大的容量,搭配成熟的快充技术,用电焦虑即会得到缓解,对于共享充电宝的需求也就随之下行。
那么你在外会使用共享充电宝吗?
来源:红网
作者:杨淑华
编辑:刘玮琦
本文为消费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ife.rednet.cn/content/2021/03/16/9095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