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京河西CBD的写字楼间,一场关于“30元午餐自由”的较量正悄然展开。阿里未来厨房、国睿食堂、共享美食中心等“打工人食堂”因高性价比和烟火气走红网络,成为上班族争相打卡的“午餐江湖”。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这些食堂不仅让打工人实现了“荤素自由”,更凭现炒热菜和互联网基因掀起新潮。
未来厨房惊艳,带火“蹭饭经济”
这两天,阿里巴巴华东总部对外开放的未来厨房在社交平台刷屏。明亮工业风装修,加上均价15—25元的现炒套餐,吸引周边上班族乃至居民组团“打卡”。记者从地铁7号线永初路站9号口出站,没走几步就到了未来厨房楼下。在金融城上班的白领王女士说:“算一下30元能实现三菜一汤自由!”她的餐盘里有土豆烧鸭、香辣虾、清炒青菜、溜炒里脊肉和米饭。
记者注意到,虽然园区整体尚未全部建成,但未来厨房已吸引了不少周边打工人和家庭居民前来消费。
自选称重计价,精准把控预算
距阿里员工食堂约2.4公里的金融城鹤腾美食中心则将“精打细算”玩出新高度。负一楼的一家店里,20余种荤素菜按3.58元/50克称重计费。红烧带鱼、卤牛肉与清炒时蔬同价,可自由混搭。其中极致节省版:100克菜+米饭=7.16元;豪华顶配版:红烧鸡块+炸虾块+双时蔬(合计488克)=35元。老板韦先生揭秘:午市400+客流,靠的是“大厨现炒”和银行30元左右的定制餐。
还有性价比更高的吗?当然有!在位于西城夜未央附近国际广告大厦里的美食中心共享餐厅,有二十多种小吃品牌入驻,一楼是自选2.98元/50克称重计费。一位就餐者说:“这里菜的丰简随心,汤、饭免费。午餐花了18元。”二楼是由“小菜一碟”品牌承包的食堂,荤菜12—20元、素菜6—10元。记者排队体验了一餐午饭,花了21.5元。
午餐江湖暗战:30元吃出仪式感
国睿大厦4楼的国睿食堂被称为“南京首家网红打卡食堂”,,18元手工水饺+10元红烧猪蹄+2元紫菜汤,30元套餐能吃出“轻奢感”。正在就餐的白领李小姐向记者展示:“豆腐卷肉+蒸南瓜才20元,比便利店冷餐强多了。”该餐厅掌柜唐女士告诉记者,这里的缤纷沙拉、墨西哥卷等20—30元的轻食,很受上班族青睐,有位小伙子甚至包月订餐。
采访中,6成打工人表示,午餐花销的心理限额为30元。那么如何极限操作呢?记者实测以供参考:“阿里系”25元套餐(两荤一素+汤)+5元加菜=妥妥的饱腹感;“称重派”150克红烧肉+100克西蓝花+50克米饭=22.8元,余钱还可加个卤蛋;“精致餐”18元水饺+10元猪蹄+2元紫菜汤=打工人专属“小确幸”。
流量密码来自“舌尖上的性价比”
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会长于学荣表示,部分网红食堂的出现,本质上源于“社餐食堂化”趋势,企业食堂对外开放摊薄成本,社会餐饮则用食堂模式获客,都是为了顺应顾客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对于打工人而言,30元能否吃好,关键看经营者能否打破“便宜没好货”的魔咒。正如一家大食堂墙上的标语:“让每一口都吃得起,每一顿都吃得香。”这是一场舌尖上的性价比之战。
知名互联网专家、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评论员郭涛认为,30元预算,让打工人在满足味蕾的同时,也能合理规划开支,契合理性消费的观念。尤其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而言,这样的价格平衡了生活成本与生活品质;高性价比食堂是城市包容与活力的体现。
多说 句
1
“今天中午吃啥”
关乎归属感
“今天中午吃啥?”是很多写字楼里的上班族时常挂在嘴边的话题之一。当写字楼里的年轻人开始用电子秤丈量午餐自由时,南京的“30元午餐经济学”也在书写着新的城市生存法则;与此同时,午餐时段,同事们围坐一桌,交流着饭菜的口味,分享工作与生活点滴,这一刻,职场也充满了人情味。记者在采访中听到好几位被采访对象说,“一道菜能留住一个人才”。可喜的是,伴随着阿里等多家网红食堂的走红,周边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食堂也“脑洞大开”,创新求变,有的单位甚至上线了自动炒菜机,让员工动动手指点餐,就轻松解锁热腾腾的专属小炒。但愿让每一个怀揣梦想的打工人,都能在锅气与饭香中找到归属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朱君贤 薄云峰 陈哲)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杨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