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活动回顾 | 黄朴民妙解《孙子兵法》,分享超越时空的智慧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李强 摄影 陈杰 编辑:李茜 2019-05-20 15:50:12
时刻新闻
—分享—

“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

1.jpg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为杰出的兵学著作,虽然只有六千言,却被誉为“武经冠冕”“百世谈兵之祖”。它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之集大成,更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方法论的哲学著作,对商业竞争、企业管理、外交谈判、体育竞赛等也有深刻的启迪,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

2019年5月19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军事史专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黄朴民教授做客长沙梅溪书院,以「 孙子兵法的一二三四五 」为题,讲述《孙子兵法》的战略文化及现代启示。

2.jpg

本次活动由红网新媒体集团、共享价值之旅主办,湖南澡雪新媒科技有限公司、梅溪书院协办,来自《共享价值之旅》粉丝社群150多名读者朋友莅临讲座现场,与黄老师一起,共飨这一场思想盛宴。

一本奇书——《孙子兵法》

黄朴民教授专擅治史,更精国学;视野宏通,观点独到。在博览群书的黄老师心目中,《孙子兵法》的地位不可替代。

3.jpg

所以,讲座一开始他就说:中华文化浩如烟海,但是有四部经典著作不得不读,这四部书就像四根柱子,把我们中华文化殿堂搭建起来 —— 《周易》《道德经》《论语》,还有一部就是《孙子兵法》。

中国历史上大约有两千多种兵书,而《孙子兵法》从文字内容到历史价值都是最好的,《孙子兵法》是最好的、最广的、最活的“一本奇书”。

“《孙子兵法》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也是一部超越军事领域的兵书,可以应用于一切竞争性领域!”黄教授提出《孙子兵法》比别的兵书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其中蕴含的“竞争之道、战略之道,将帅之道”。

“竞争之道”就是对于需要通过竞争来分输赢的事情,行动前应做好战略规划,行动时应懂得巧妙实施。“战略之道”讲的是对全局的谋划,要解决“做不做、何时做、何地做、何人做”这四个问题。“将帅之道”讲的是治军的理论,《孙子兵法》是将帅之书,而非士兵之书。

接下来的讲座,黄老师重点解读了孙子兵法蕴含的“力与谋、利与害、全与偏、势与节、常与变”五大哲学关系,以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方式,为我们点明了《孙子兵法》能够超越时空,给予我们现代启示的关键。

力与谋的关系

在力与谋的关系上,黄朴民老师指出:“谋略不是万能的,离开实力后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谋略无所施展。有了实力,没有谋略,不知道怎么去运用,实力往往会成为空摆设。”

4.jpg

许多人推崇《孙子兵法》的讲谋略,甚至认为《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是同类,这显然是一种偏颇的识见。

36计是上个世纪40年代,成都的一个地摊上突然冒出来的一个手抄本,来历不明,形迹可疑。36计多讲阴谋诡计,怎么下三烂,怎么下流,怎么阴损怎么来。什么瞒天过海、借刀杀人、树上开花、顺手牵羊,还有趁火打劫、混水摸鱼、美人计、反间计,最后走为上。

而《孙子兵法》不同,虽然也讲谋略,上兵伐谋,但是《孙子兵法》更重视实力建设,认为实力是基础,无实力作后盾,则谋略无从着力。

黄老师还举了“田忌赛马”的例子 —— 田忌跟齐威王比赛,老是输。最后,孙膑用上了从祖先那里学的兵法,告诉田忌,用你的上等马去对人家的中等马,用你的中等马去对人家的下等马,用你的下等马对人家的上等马,输一局赢两局,二比一最后就赢了。谋略很关键,在双方实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谋略可以打破平衡,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实力,谋略也是用不起来的,如果田忌三匹马都是下等马,不管如何排列组合,结果都是0:3。所以,实力是不可缺少的。

利与害的关系

黄老师提到, 孙子特别强调事物的两重性,任何一个事物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有一利必有一弊,没有单纯的利,也没有单纯的坏,最坏的东西也有有利的一方面,最好的东西也有不利的一方面,要去掉他的缺点,同时也去掉了他的优点。

5.jpg

现代人通常在很多选择上难以抉择,这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求全价值取向。但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心人儿无一二”。

就像老子说的“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孙子特别强调,“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知用兵之利也。”打仗一定有坏的一面,不能只尽知用兵之利,而不知用兵之害。高明的战略家,对利、害都是通盘考虑的,在困难的时候,会想到逆境中的好处、优势、生机和希望;在顺利的时候,会想到顺境中可能会遇到的波折、困难、隐患和反转。

核武器是最坏的东西了,有了核武器,人类社会就可以自我毁灭无数次,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想想,核武器又是一个好东西,有了这个东西,世界大战就打不起来了,打了第三次,就没有第四次了,大家都完蛋死光了。假如战争的毁坏程度越厉害,战争的成本越大,要突破这道门槛就越难了。所以,你看美国苏联剑拔弩张的时候,古巴导弹危机最后只好妥协,打不起来了,就是这个道理。

《孙子兵法》指出,作为一个战略决策家,应该懂得驾驭利害的智慧,你要把这个利,分清是枝节的利还是根本的利,是长远的利还是眼前的利,是本质的利还是表层的利,是全局的利还是局部的利。

全与偏的关系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理想层面的“求全”和在操作层面的“取偏”,是孙子朴素辩证思维理性的表现之一。

6.jpg

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称之为“求全”文化,追求万全,争取圆满,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黄教授认为,《孙子兵法》也追求全胜这种理想的状态,但孙子也强调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孙子兵法》里的“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意思是即使你有一百万军队,假如你处处要防备,那么处处兵力不足。这时就要集中兵力,从最关键的地方进行突破。

《三国演义》最后一回的时候,那时已经是晋朝了,西晋统一吴国,在西晋统一之前,很多大臣是反对去打吴国的,因为打仗胜负难料,与其去冒险,不如在中原做个安乐皇帝。可有的高明的战略家认为要打,杜宇认为天下事凡十有八九把握就可以干,黄老师认为八九成都不用,只要有六七成把握就可以做,最多有一两成打不下,但也不至于让整个政权崩溃。

孙子真正明白“舍得”,得与失是辩证的。舍得舍得,说到底是有舍才有得,所以孙子强调五“不”:“途有所不由,地有所不争,城有所不攻,军有所不击,君命有所不受”,决不能为求“全”而大包大揽,决不应为“全胜”而放弃“战胜”,一切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

孙子有关“求全”与“取偏”平衡统一的辩证思维,反映了理想与实际的统一,终极目标与阶段任务的统一,这在今天也是很有价值的。

势与节的关系

《孙子兵法》告诉我们,势和节的关系,创造有利态势,但是还要一个节。

节是什么?控制点、停损点,也就是一个度的问题。

7.jpg

黄老师认为,《孙子兵法》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对“度”的强调。无论是力量与谋略之间关系的平衡,还是利弊关系的分析,还是全和偏的选择,关键就在于度,如何把捏这个度。

过犹不及,真理往前跨一步就是谬误。

《孙子兵法》云:“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本来这些都是好的品德,“必死”就是视死如归,英勇杀敌,不怕牺牲;“必生”就是善于保全自己,战争的目的就是保全自己,消灭敌人;“愤忿”是同仇敌忾,满怀仇恨;“廉洁”就是廉洁奉公;“爱民”就是爱民如子。而孙子认为这恰恰就是军队失败、将领被杀的五种重要因素。孙子就看到前面有个“必”字,做过头了,太冒险了,在战场上反而会送死;有必生的想法,往往被俘掳;假如很容易动怒,就很容易被激怒,战斗力瘫痪;太廉洁,爱面子,就容易被造谣;爱民是好的,但是不分场合的无原则的爱,还是爱民吗?

刘备就是一个典型,刘备原来替刘表守新野。后来,曹军南下,刘表死掉了,刘表的儿子投降了,刘备就往湖北江陵撤退。老百姓听说刘备要走,都跟刘备说了,我们要跟着你一起走。刘备说好吧,带着大家一起走。老百姓跟军队一起行动,现场就乱套了,人们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羊,胸前抱个大娃娃,走5里路就要休息了,一天才走20里路。曹操听说刘备往江陵撤退,留下步兵,带着骑兵昼夜兼程,一天走200里,在当阳长坂坡追上了刘备。这一仗打得刘备溃不成军、一败涂地,刘备最后带着几十个人逃了出来。你说老百姓好了吗?老百姓不跑不会死,或者死得会少得多,跑到战场上刀剑无情,刘备连他自己的夫人都保护不了,他能保护的了普通老百姓吗?所以,在这件事上,表面上刘备是爱民,实际上害了民。

所以,《孙子兵法》看问题为什么深,就在这些地方,《孙子兵法》让我们换一个角度去分析探讨,这是非常宝贵的思维方式。

常与变的关系

《孙子兵法》提醒我们我们,要注重稳定与变化的有机统一,也要坚持原则性与运用灵活性的统一,尊重传统与开拓创新的统一,这就是“常与变”的统一。

黄老师提到,所谓“常”是经受过长期战争的洗礼,在战争中提出的基本的、相对稳定的一般战争原则,孙子很推崇军事的一般原则。孙子讲到“用兵八戒”,坚持一般原则,要不就会乱变。

8.jpg

同时,《孙子兵法》强调“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敌情来灵活变化自己的战术,不要墨守成规,要与时俱进。实际上就是说,要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统一,这都是孙子所重点强调的。

灵活运用《孙子兵法》并创造了奇迹的有曹操,韩信;用不好《孙子兵法》的人也有,比如马谡,人家叫他不要在山上聚兵,但他说 ——《孙子兵法》云”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人家说山上没水源,敌人一包围就陷于死地,但他说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些确实都是《孙子兵法》的内容,但他没想到对手是谁,敌人是怎样的军队,结果失败了。表面上看,马谡遵循了兵法,实际上他违背了兵法真正的核心精神。兵法永远不是一成不变的, 是要根据时代前进发展的。

五大哲学关系相辅相成,相互统一,是《孙子兵法》的最精妙之处。它具有时空的超越性,是《孙子兵法》中的精华之所在,也是其具有当代启示意义的象征。

黄老师希望大家能真正学到《孙子兵法》的灵魂,发掘和借鉴它的思维方式,为提升自己的思辨和决策能力创造条件,站在更高的高度,用更开阔的视野,用更灵活的手段,在人生的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主动,最后赢得胜利。

还想学习黄朴民老师更多智慧,可订阅黄老师在蜻蜓FM上的专辑《黄朴民权威解读孙子兵法》(点击即可订阅)。

9.jpg

讲座中,黄老师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言语幽默,解析精彩,字里行间不乏真知灼见,言浅意深。特别对孙子的思想内容、逻辑体系和现代启示进行了深入探讨,使得台下的听众们听的津津有味,不时爆以热烈掌声。

讲座接近尾声时进入提问环节。听众们热情高涨,就自己的一些问题对黄教授进行请教,黄老师都一一讲解,讲座结束后还进行签名赠书和合影环节。

2个多小时的精彩讲座,让在场的朋友们意犹未尽,回味无穷,这就是文化的共振效应,这就是思想的感染力。(通讯员 李强 摄影 陈杰)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李强 摄影 陈杰

编辑:李茜

本文为消费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ife.rednet.cn/content/2019/05/20/5523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