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连锁商业是反映区域消费活力与经济韧性的重要窗口。10月28日,2025湖南省连锁经营发展大会在长沙召开。会议上发布了《2024年湖南省连锁经营发展报告》。湖南红网消费频道依托湖南省连锁经营协会《2024年湖南省连锁经营发展报告》核心数据,从区域分布、业态结构、经营绩效、成本突围等多个维度,解码湖南连锁商业的现状与机遇,探寻激活湖南消费市场潜力的新方向。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淑华 长沙报道
10月28日,湖南省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24年湖南省连锁经营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系统梳理省内连锁经营发展现状。数据显示,湖南连锁商业呈现显著的区域集聚特征,主流业态适配大众需求,而地州市下沉市场的品牌与业态空白,正孕育着可观的发展机遇,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报告》揭示,湖南连锁企业的区域集聚特征尤为突出,资源分布呈明显梯度。59.09%的样本企业注册于长沙市,邵阳市以13.64%位居第二,株洲、益阳、永州等6市占比均为4.55%。这一“省会主导、地州分散”的空间格局,源于长沙全力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完备的商业基础设施与密集的消费人口形成的强大虹吸效应。作为首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长沙已培育出鸣鸣很忙、绝味食品、友谊阿波罗等多家全国连锁百强企业,成为省内连锁资源的核心集聚地。而其他地州市企业占比偏低的现状,既反映出区域发展不均衡,也意味着这些地区在品牌入驻、业态丰富度上存在广阔拓展空间。

企业经营业态分布图。
在经营业态方面,《报告》显示超市与购物中心成为绝对主力,占比分别达59.09%和50%,便利店(27.27%)、百货店(22.73%)次之,品牌专卖店(13.64%)、折扣店(4.55%)等细分业态占比相对较低。这种结构与湖南以大众刚需为主导的消费市场特征高度契合——以步步高为代表的企业凭借“超市+购物中心”双业态,构建起覆盖全省98%县市的零售网络,其中超市承担日常消费供给功能,购物中心则兼顾消费与综合体验需求。不过细分业态占比偏低的现象也表明,当前企业仍聚焦成熟业态,针对特定消费需求的差异化业态培育尚处于萌芽阶段,这与全省连锁经营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需求形成对比。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指出地州市场的空白地带正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突破口。除长沙外,其余地州市企业占比偏低且分布均衡,为品牌下沉与业态多元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实践中,鸣鸣很忙等本土连锁品牌已率先布局,其1.2万家门店中有近三成下沉至具备一定人口规模的乡镇,而宁乡市巷子口镇等区域已涌现茶饮、量贩零食等各类连锁门店,既填补了当地市场空白,也为留乡群体创造了就业机会。《报告》强调,社区店、县域便利店等贴近民生的业态,可依托低租金、高消费黏性的优势,精准激活下沉市场潜力。
湖南省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孔杨林表示,连锁经营企业需积极适应发展新趋势,在巩固省会核心市场的同时,把握地州市消费升级机遇。业内人士结合《报告》建议,未来可推动成熟业态下沉与细分业态创新并行,借助供应链优化与数字化赋能,进一步释放全省商业发展潜力,助力湖南商贸流通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杨淑华
编辑:陈左忆
本文为消费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