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暖心救助,守护归途——长沙市救助管理站暖心护送母子返乡

来源:红网 作者:张志恺 吴彦彦 编辑:李茜 2025-10-15 14:18:01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志恺 吴彦彦)10月13日,长沙市救助管理站演绎了一段温馨感人的故事。面对一位疲惫不堪的母亲和她尚在襁褓中的婴儿,救助站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实际行动展现了社会救助的温情与担当,为陷入困境的这对母子燃起了回家的希望。

1.jpg

在民警的护送下刘女士来到了救助站。

当日16时20分,雨花亭派出所民警护送29岁的刘女士及出生40余天的婴儿来到救助站,途中婴儿因饥饿啼哭不止。救助站窗口值班人员李荣第一时间接待了刘女士,她向刘女士伸出手,温柔地说道:“妹子,信得过我,我来抱孩子,你歇会儿,喝点热水。”随后,她熟练且专业地抱起婴儿轻轻摇晃安抚,婴儿的哭声渐渐减弱。奶瓶消毒后,李荣规范地用奶嘴给婴儿喂奶,全神贯注地调整角度以防婴儿呛奶,还密切留意着婴儿的状态并适时安抚。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婴儿安静下来,吃饱后安然入睡。这温馨的场景被工作人员记录为“救助站里最温暖的画面”。

2.jpg

救助站值班人员李荣安抚婴儿。

在保障母子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救助站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有条不紊地提供住宿、餐饮、热水以及婴幼儿奶粉、尿不湿等生活物资,同时同步推进身份信息核查工作。工作人员通过温和的引导式交流,安抚刘女士情绪,获取其口头提供的姓名、户籍地(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梅花镇上仙田村)等信息。为确保信息百分百准确,工作人员立即致电其户籍地村委会及当地派出所,进行验证。夜晚的一通通电话,连接起了相距近千里的两地。经过与道县陈树湘派出所联系,上仙田村已更名为仙田福村。再通过与仙田福村村委的多次核实,最终确认了刘女士的准确身份和户籍信息,她正是该村村民,但是家庭情况特殊,相关亲属不能进行接领。工作人员又第一时间与道县救助站取得了联系,建立了“点对点”的工作对接专班。双方就刘女士的身体状况、返乡方式、交接地点和时间等细节进行了周密协商,为这位漂泊在外的游子,铺就了一条温暖、安全、顺畅的归家之路。

3.jpg

驱车前往仙田福村。

10月14日中午,考虑到刘女士携幼子长途跋涉不仅辛苦,更存在健康与安全上的风险,市救助站决定启动“暖心护送”,专门派出了由经验丰富的队长吴彦彦、细心沉稳的队员曾庆祥和技术娴熟的司机刘畅组成的三人护送小组,一场跨越400多公里的爱心返乡就此开启。救助车厢,变成了一个移动的“临时小家”。除了必备的饮食,小组还贴心地准备了牛奶、婴儿毯、纸尿裤以及一个随车药箱,里面装着儿童退烧药、晕车贴等应急药品,每一个细节都预判着路途可能出现的波折。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返乡,更是一场承载着责任与关怀的爱心接力。历时7个小时,到晚上8点40分,车辆终于稳稳停在仙田福村村部。护送小组与前来交接的村干部细致沟通,再次确认了后续的帮扶机制,确保这对母子“回得来”更能“稳得住”。

临别之时,刘女士紧紧攥住工作人员的手,满含感激地说道:“我和孩子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是救助站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救助站不仅让孩子吃得饱饱的,让我能好好休息,还连夜帮我联系家人,安排专车送我们回家。一路上,你们就如同亲人一般对我们悉心照料,路途所需的用品也准备得极为周全。倘若没有救助站,我真不知该如何坚持下去。感谢党和政府,这份恩情我这辈子都不会忘却。”

5.jpg

顺利抵达仙田福村。

长沙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站站长谢新华表示:“我们民政工作秉持着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我们开展工作,主要是帮助这些困难群众返回家乡,重新融入社会。我们会始终怀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提高救助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让身处困境的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力量。”

一次次成功的寻亲和护送返乡背后,是长沙市救助站持续织密的社会救助网络在高效运转。在工作中始终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贯穿工作全程,把“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要求转化为一个个暖心举措、一次次主动帮扶。通过优化寻亲机制、强化跨区域协作、开展专项护送行动,我们不仅为流浪遇困人员铺就了一条条畅通的返乡之路,更让他们在归途的每一个环节,都感受到星城长沙特有的城市温度与人文关怀。长沙民政以这些扎实有效的实践,将党和政府的关怀精准送达每一位困难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爱民、守正创新、协同立行、人民满意、标准卓越”的初心,持续夯实着幸福长沙、温暖星城的民生基石。

来源:红网

作者:张志恺 吴彦彦

编辑:李茜

本文为消费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ife.rednet.cn/content/646954/59/15353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