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酒业财报③丨华致酒行2024年净利下滑超八成 中国名酒价格也“撑不住”?

来源:红网 作者:杨淑华 编辑:陈左忆 2025-04-25 13:38:0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又到一年财报季,中国白酒行业再现激烈竞争。茅台一骑绝尘,五粮液稳坐榜眼,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股份你追我赶,势把“流水的老三”位置抢到手,区域酒企突围,各梯队酒企间厮杀激烈。2024年,白酒行业变革空前,呈“金字塔”式竞争格局。4月8日起,红网消费频道推出《酒业财报》专题报道,剖析酒业背后的趋势变化,展现众多酒企在变革中的跃迁升级故事。

【相关阅读】

酒业财报②丨啤酒业高端化上半场,谁是最大赢家?

酒业财报①丨2024年,茅台日赚3.28亿

2fdda3cc7cd98d104269cfceaab30e017aec9028.jpg

华致酒行2022年-2024年数据比较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淑华 长沙报道

曾依靠销售茅台、五粮液成功上市的连锁酒类流通企业华致酒行在2023年刚突破百亿营收后,仅一年时间便跌出“百亿俱乐部”。日前,华致酒行发布了2024年年报。2024年营业收入94.64亿元,同比下滑6.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剩0.44亿元,同比暴跌81.11%。这是华致酒行出现了上市以来首次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双降,且净利润降幅超八成。

分季度来看,华致酒行去年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单季营收持续下滑,同比分别下滑14.77%、20.84%、12.62%。分产品看,2024年,华致酒行旗下白酒、进口烈性酒、葡萄酒业务收入分别为87.6亿元、0.81亿元和4.2亿元,分别同比下滑6.77%、43.75%和13.68%。

从37亿元到突破百亿元营收,华致酒行仅仅用了5年时间。2023年,华致酒行营收突破百亿,也是国内酒类流通行业诞生的第一个“百亿级”酒行。这家曾以“五年狂飙60亿”创造行业神话的企业,如今却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狠”的怪圈。

3.jpg

华致酒行2022年-2024年营业收入对比

毛利腰斩,茅台五粮液经销商也不行了?

华致酒行的崛起与名酒密切相关。资料显示,华致酒行成立于2005年,对外宣称“是国内领先精品酒水营销和服务商之一”,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拿下五粮液集团年份酒和贵州茅台代理权,其创始人吴向东被业界称为“白酒教父”。

在白酒行业的黄金时代,华致酒行凭借与茅台、五粮液的深度绑定,创造了经销商渠道的财富神话。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茅台系列、五粮液系列产品合计为华致酒行贡献了超八成的收入。公司招股书显示,2017年公司收入24亿元,其中茅台系列、五粮液系列收入11.3亿元、10.1亿元,茅台及五粮液为公司贡献近9成营收。

在2024年报中,华致酒行介绍,公司与国内外知名酿酒企业及大型酒类流通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经销的产品包括飞天茅台、普通五粮液等知名酒品。同时,公司与国内酒企合作开发了“贵州茅台酒(金)”“荷花酒”“钓鱼台精品酒(铁盖)”“古井贡酒1818”“虎头汾酒”“习酒窖藏1988(鎏金)”“金酒鬼”“金内参”“赖高淮作品1989”等多款优质、畅销酒品,是上述产品的总经销。

但是,名酒并没能一路护送华致酒行攀登上游。2022年,由于名酒价格倒挂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华致酒行毛利率暴跌至14.03%。2023年,华致酒行迈入“百亿俱乐部”,这是公司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国内酒类流通行业诞生的第一个“百亿级”酒行。但是,2023年华致酒行的毛利润进一步同比下滑至10.75%,仅相当于2019年时的一半。核心症结在于,以飞天茅台、经典五粮液为代表的名酒产品价格体系松动。

到2024年,该情况更为严重,华致酒行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华致酒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81.11%,其中酒类行业毛利润下滑至个位数,仅为7.97%。对于业绩下降,华致酒行表示,报告期内,酒类行业面临周期性调整,主销名酒市场价格呈下降趋势,公司毛利率因此降低,收入也略有下滑,同时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对部分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导致净利润同比减少。并表示,随着居民酒类消费升级,新型销售业态如电子商务兴起,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4.jpg

华致酒行2022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及净利率数据对比

集体承压,处境艰难的不止华致酒行

“供应链第一股”怡亚通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降的同时,曾贡献近三分之一营收的白酒业务已被“隐藏”。怡亚通是在2013年通过名酒分销切入白酒赛道。2018年,怡亚通酒饮业务收入就高达97亿元。尤其是在酱酒热背景下,怡亚通不再满足于做分销商,转而向白酒行业上游延伸,推出自有品牌和定制酒业务,曾凭借茅台、五粮液等名酒代理创下近百亿元销售额。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怡亚通先后与钓鱼台、国台、习酒等酒企合作开发的“珍品壹号”“国台黑金十年”等产品,2019—2021年贡献超12亿元品牌运营收入。2020—2023年,怡亚通白酒业务整体营收从63.71亿元降至33.02亿元。其中,在2023年报告期内,怡亚通酒饮品牌运营/自有品牌的营收为5.88亿元,同比下降25.23%。而2023年,怡亚通整体营收规模为944.22亿元。

另一大酒类流通品牌酒便利也是处境艰难。酒便利2024年上半年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酒便利实现营业收入9.51亿元,同比增长9.6%,归母净利润1136.63万元,同比下降48.77%。2024年11月,酒便利实控人余增云被立案调查,其大股东河南侨华所持股份被冻结。今年1月6日,酒便利发布公告称,拟以接近400万的价格将驻马店酒便利的股权全部出售。

“高库存、价格倒挂等导致近年来酒商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一位从事白酒经销商行业上十年的资深从业者坦言,过去靠囤货涨价就能躺赚,现在仓库里的酒却成了定时炸弹。

来源:红网

作者:杨淑华

编辑:陈左忆

本文为消费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ife.rednet.cn/content/646948/68/14901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