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浓,阡陌交错。由和成天下联合湖南省慈善总会、红网传媒组成的爱心走访团,在省民政厅驻大石玉村第一书记孙青柏和村党总支书记曾爱民的带领下,缓缓驶入娄底市双峰县花门镇大石玉村。晚上十点,走访团终于抵达受助学子赵茜(化名)的家。一盏暖黄色的灯亮在路口,赵茜正静静地站在门外等候。那灯光晕染开来的,不是刺目的明亮,而是等待的温度,让走访团的每个人心里都泛起暖意。
爱心走访团走进赵茜家中。
当第二天的晨光升起,爱心走访团清晰地看到了这个家的全貌。这是一个从大山深处搬迁而来的家庭。原先,赵茜家的土屋地处偏僻山坳,交通极为不便,生活条件艰苦。在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2017年全家通过异地安置搬进了现在的房子。新家大多数房间仍是毛坯状态,家具也寥寥无几,但比起之前漏风漏雨的土屋,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醒目的是客厅那面墙,上面金灿灿的奖状,是这个家庭最珍贵的装饰品。
赵茜品学兼优,收获过很多肯定。
赵茜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每年只有春节才能回家。家里有三个孩子,姐姐就读于吉首大学,弟弟正读初二,赵茜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被兰州理工大学录取。“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是这个家庭年复一年在外拼搏的信念。更让人动容的是,赵茜的父亲曾遭遇三次车祸,身体至今留有旧伤,却依然坚持在外打工,只为让孩子们安心读书。
走访前两日,赵茜的父亲特意从外地赶回。他话不多,只是小心翼翼地从旧塑料袋中取出一叠厚厚的奖状,纸张已微微卷边,但每一张都被他抚得平整。“我们没什么本事,陪她的时间太少……”他声音渐低,手有些发抖,“但她从小到大,从没让我们操心过。”
高二那年,赵茜曾跌入低谷。一次考试失利后,她在书桌角落用力刻下八个字:“野蛮生长,成绩理想”。这不是抱怨,更不是放弃,而是一个少女与自己的誓约——没有温室的呵护,就做一株野草,拼尽全力向着光生长。
书桌角落这八个字陪伴赵茜度过无数个埋头苦读的日子。
“奶奶身体不好,父母在外面很辛苦,”赵茜语气平静却坚定,“我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我要走出去,更要走回来。”谈到“和成天下·我要上大学”公益助学行动时,她的眼神格外明亮:“这笔资助对我来说,是希望,更是力量。让我能安心迈进大学校门,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走访的第二天傍晚,黄昏的余晖映照着这个湘中的村落。赵茜看着熟悉的村子,不舍和牵挂的情绪愈发强烈,当晚她就要背起行囊,踏上开往兰州的列车。她带上的不仅是行李,更是一家人沉甸甸的期望、社会温暖的托举,还有自己那句从未褪色的“野蛮生长”。
赵茜即将出发去兰州,奶奶嘱咐她出门在外的注意事项。
如石缝中钻出的树苗,赵茜把信念扎进现实,她活得认真而蓬勃。苦难不值得歌颂,但逆风中绽放的青春,值得鲜花与掌声。这一程,爱心走访团不仅送去了助学金,更见证了一种不畏困境的生命力:没有优渥的土壤,却无声地、倔强地,开出了花。
“和成天下·我要上大学”公益助学行动已步入第七年,累计发放助学金1600万元,助力3000名寒门学子圆梦大学。赵茜的故事平凡却闪耀——没有优越的条件,却不屈于命运;生于困顿,却始终目光向前。
可以确信,无论未来的路有多远,这个女孩一定会走得更加坚定,因为她早已在生活的裂缝中磨砺出翅膀,让远方,触手可及。(通讯员 蔡燕玲)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蔡燕玲
编辑:李茜
本文为消费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