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22日讯(记者 向婉)近日,央视财经《乡村振兴中国行》栏目的镜头聚焦于国内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企业——“鸣鸣很忙”,而镜头的背后,不仅藏着鹌鹑蛋、草莓和黄桃“进城”的新故事,还提供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范式。
曾几何时,在广袤的乡村与巨大的消费市场之间,农产品上行一直面临着链条长、损耗大、附加值低等痛点。如今,一批批农产品正搭上一辆名为“鸣鸣很忙”的快车,从田间地头直奔全国消费者的零食柜。
鸣鸣很忙作为中国食品行业量贩模式的引领者,正以覆盖全国的2万家门店和高效供应链为支点,用一包包“小零食”撬动起农产品“大流通”,悄然成为推动农产品上行的一股不容忽视的新势力。
“45分钟”与“6小时”的效率革命
农产品上行的最大敌人是时间和损耗。鸣鸣很忙的做法,是通过高效供应链推动上下游产业融合。
在江西省修水县,养殖户罗敏的鹌鹑蛋下了生产线,45分钟就能送进合作的食品工厂,12小时后,它就变成了货架上诱人的即食零食。在山东省平邑县,黄桃在6小时内完成采摘、去皮、切块和封罐,制成黄桃罐头。在云南省会泽县,草莓经冷冻锁鲜送至山东莱阳兴润食品公司加工成草莓干,源源不断进入鸣鸣很忙门店。
这不再是传统的“收菜——卖菜”模式。鸣鸣很忙通过直连大厂商,用一张覆盖全国的供应链大网,把过去分散、看天吃饭的农业生产,直接对接到现代化、标准化的食品工业流水线上。效率提升的背后,是农产品变身的“升值之旅”,初级产品成了高附加值的零食,利润空间大了,农民的收入也水涨船高。
这不仅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更是通过高效流转,将“时令农产”转变为“常销零食”,打破了农产品销售的时空限制,让农产品上行的路变得更短、更快、更“甜蜜”。
品控为基,链主赋能
光快不够,好产品才是硬道理。鸣鸣很忙能把生意做大的另一个核心,是把品控做到了极致。
节目中,鸣鸣很忙品控人员深入产业链源头开展品控工作,例如,修水测鹌鹑蛋的蛋白蛋黄,会泽检草莓的甜度,莱阳的罐头生产线上,品控人员会紧盯指标;甚至对合作工厂所生产的烤肠原料,都坚持必须是用0℃至5℃冷鲜肉,因为“冻肉会破坏细胞影响口感”。
这是公司内部被称为“六审六检”机制的一部分,鸣鸣很忙从实地访厂到远程巡厂,从自主品控到全民质检,建立起贯穿“生产-运输-仓储-门店”的全链条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
而这套体系,既是保障消费者安全的“压舱石”,也是其赢得市场信任、让农产品得以持续稳定上行的“通行证”。
鸣鸣很忙的角色远不止于一个“采购商”或“零售商”,还作为“平台型链主企业”发挥强大赋能作用。打破了农业(第一产业)、加工(第二产业)和流通销售(第三产业)间的壁垒。
在上游,和合作企业以订单农业引导农户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在中游,通过与盐津铺子、皇家小虎、兴润食品、蒙水集团等深度合作,推动农产品加工升级,提升附加值;在下游,凭借2万家门店的庞大网络,确保产品的高速流通与动销,并利用终端消费数据反哺上游,形成一个“农—工—销”无缝衔接的闭环。
也正是这种“链主”赋能,使得皇家小虎等诸多新兴食品企业能依托其渠道迅速崛起,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实现了“共富效应”。
“小零嘴”成就“大事业”的共赢答卷
鸣鸣很忙的模式不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是用新质生产力改造传统农业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次生动实践。带来的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城乡价值共创”新范式。
修水县60多家养殖户因此增收,罗敏的养殖场年销售额能做到千万规模。山东莱阳的合作工厂,一年草莓干就能卖出3.4个亿。山东平邑的黄桃种植户,收入实现了翻番。皇家小虎依托其渠道,一家超级工厂就能带动近2000人就业。
乡村振兴观察员、民建中央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林龙在节目中表示,“零售企业作为终端纽带,整合分散的农户资源,通过集中采购、技术指导或合作社模式,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化供应链体系,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农产品种养殖过程中,数字化智能设备提升了生产效率,零售端的扫码溯源让质量可追溯更透明。这些技术革新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体现,更有力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鸣鸣很忙的模式,本质上是一场以市场为导向的效率革命和价值重塑。用“小零嘴”撬动了“大产业”,让农产品上行之路变得更顺畅、更高效,也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步伐,迈得更加实在。
来源:红网
作者:向婉
编辑:陈左忆
本文为消费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