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根辣条的硬核突围,旺辉食品坚持长期主义

来源:红网 作者:杨淑华 编辑:陈左忆 2025-09-19 18:11:35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四十年步履铿锵,湘食产业写华章。值此湖南省食品行业联合会成立四十周年之际,红网传媒推出《湘食密码》系列报道,看“湘”字号食品产业如何乘风破浪,记录功勋步履与匠心突围,聚焦辣味江湖与舌尖使命,解读产业兴替密码,续写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淑华 长沙报道

如果选一种最能代表平江特色的小吃,平江辣条无疑位居前列,而湖南省旺辉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旺辉”)旗下创立于1998年的“飞旺”辣条,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关于“飞旺”品牌的来历,旺辉负责人余自力阐释得更为详尽:“‘飞旺’是旺辉曾祖父的名字,其在平江县三眼桥下街经营食坊,雇请多名帮工,商号为‘飞旺食坊’,生意红火;该商号传承至旺辉时已是第四代。”为将老祖宗的商号发扬光大,旺辉于2005年1月将“飞旺”正式注册为商标。

“飞旺”之所以能成为代表性品牌,不仅因为其商标获评“中国驰名商标”(系平江辣味产业首个获此殊荣的品牌),更在于其兼具香辣卤味与健康属性的核心优势——既坚守平江辣条的传统风味基底,又通过科学改良配方、优化出品方式、升级制造工艺实现标准化生产,最终通过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专家团的评审,成为平江香辣卤味辣条工艺创新与示范的典范。

公司寺前生产基地的生产理念便体现了这一标准化思路:“过去老师傅凭手感操作,如今我们依靠数据,记录每一次、每个环节的不同数据,再不断总结。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找到固有规律后,通过逻辑优化品质、以科学推动改良,最终实现标准操作。”

正是通过标准化建设与产品品质的持续强化,“飞旺”形成了扎实的品牌口碑,也让旺辉建立起独特的竞争壁垒。20余年间,旺辉从早期的作坊式生产模式,稳步成长为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省的全国性辣条品牌,成为平江辣味产业从“区域特色”走向“全国市场”的典型缩影。

4.jpg

公司生产基地

破局:作坊式生产的制度革命

2003年,旺辉响应平江县“返乡创业”政策迁回本土,当时面临典型的县域食品企业困境:年产值不足千万元,技术依赖兼职的“星期天工程师”,员工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不足5%,且因生产标准缺失,多次出现产品质量波动。据相关人员回忆,当时企业曾因调料配比误差导致批次性产品风味异常,面临经销商退货压力,股东因经营效益问题提出转让股份。

这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硬是拍板做了两件引领企业发展的事:一是2004年牵头完成股权整合,明确现代企业管理架构;二是2005年引入5S现场管理体系,建立“零库存、零应收款、零不良品”的“三零工程”。改革成效显著,据企业年度经营报表显示,2006年产品次品率从15%降至2%,经销商复购率提升40%,企业产值突破历年新高,连续两轮入选湖南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

5.jpg

公司智能制造能力达国家一级水平

这场变革撞上了平江辣味产业的“转型风口”。2003到2015年,当地200多家辣味企业里,上规模的还不到三分之一,“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小作坊占多数。旺辉将其阳光采购流程、质量检测标准整理为《食品生产规范手册》,免费向县域内176家中小企业分享,推动当地产业标准化水平提升,该手册后被纳入平江县食品企业培训教材。

创新:健康化转型的技术突围

“早期平江辣味企业存在同质化竞争,部分企业通过强化辣度、压缩成本抢占市场。”旺辉相关负责人在2017年岳阳市食品产业论坛上提及,当时他已意识到健康化是行业趋势。为突破技术瓶颈,2016年旺辉与湖南农业大学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湘式休闲食品研发检测中心”,据合作协议记载,企业首年投入研发资金30万元(占当年利润45%),用于健康香辣卤味辣条产品研发。

6.jpg

湖南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

依托校企合作,旺辉组建5人专职研发团队,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稳定在3%,高于县域食品企业平均水平。2018年,团队研发的“香辣卤味辣条”通过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工业创新产品”认证,该产品采用20味药食同源原料优化配方,解决传统辣条“易上火”问题。在2019年湖南卫视与平江政府合作的产业推广活动中,该产品单场销量达160万包,相关数据收录于平江县《特色产业推广案例集》。

7.jpg

企业董事长徐望辉接受媒体采访

“5分30秒卖了160万包,仓库连夜调货。”旺辉负责人记得,那之后不少同行来取经。截至2024年,旺辉已建立覆盖原料农残、微生物等20项指标的全流程检测体系,连续五年在国家、省、市食品安全抽检中合格率100%。2020年平江县关停30家低端生产车间时,旺辉已建成10万级洁净车间,并承担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调味面制品(辣条)创新工艺示范”项目,成为区域内技术标杆企业。

升级:3.8亿新基地的产业蓝图

2012年,旺辉“飞旺”商标获评“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平江辣味产业首个获此殊荣的品牌之一。在评上“中国驰名商标”那天,旺辉负责人特意去了趟平江老街。“小时候在这买辣片,五毛钱一包,现在我们的品牌能走出湖南,得让更多人知道平江辣味”。此后企业启动品牌建设,2014-2020年累计投入200万元用于产业文化推广,创办《飞旺月报》,记录企业发展与平江辣味产业历史,该刊物被平江县档案馆列为地方产业文献收藏。

8.jpg

飞旺香辣卤味辣条工艺创新与示范参加专家评审

2025年,旺辉计划启动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占地200亩,总投资3.8亿元,已纳入平江县“中国辣味休闲食品之都”建设重点项目清单。据项目规划书显示,新基地将建设原料溯源系统,实现从平江本地辣椒种植到生产加工的全流程可视化;同时布局“辣+饮”产品线,研发“香辣卤味辣条+健康营养等”配套产品,探索辣味食品场景化消费模式。

9.jpg

企业系列产品作为湖南名优特新产品推介

“早年做企业是求生存,现在更多是谋产业发展。”旺辉负责人表示,新基地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走在行业前列,将进一步带动上下游产业升级。目前,平江县已设立1.4亿元工业发展基金,支持包括旺辉在内的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建设中国辣条之乡、中国辣味休闲食品之都,打造全国知名的休闲食品产业集群。

来源:红网

作者:杨淑华

编辑:陈左忆

本文为消费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ife.rednet.cn/content/646943/53/15295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