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2023城乡建设实践创新论坛暨CCIAD千府国际年会在长沙举行
中南大学建筑与城规创系主任、教授、博导张楠老师分享,在城市更新中,如何利用叙事空间帮助每座城市讲好自己的独特故事
红网时刻新闻2月20日(记者 向婉 通讯员 赵纤纤)如何依托城乡建设实践道路上的创新智慧,进一步赋能乡村振兴?日前,2023城乡建设实践创新论坛暨CCIAD千府国际年会在长沙举行,近200位来自城乡规划、设计、投资、运营等相关领域的行业人士齐聚一堂,就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模式展开探讨。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持续推进,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了中国城乡高质量发展主旋律的双轮驱动,本次论坛不仅分析了当前中国城乡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更打破行业格局,以全产业链视角总结、推广了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的实战经验,为构建全过程服务生态平台找到了破题路径。
沙龙环节,行业专家分享经验案例。
记者现场了解到,当前城市发展资源逐步向乡村倾斜已然成为趋势,原中国社科院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原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唐洪广分析表示,从国内外发展经验来看,想要做好“美丽乡村”的重构,达到“城乡等值”,建议从宏观政策、产业发展、产品角度、共同富裕四个方面入手。
现场,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城乡规划系副主任、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尹怡诚分享了十八洞村精准规划的成功经验,同时总结了一名“乡村规划师”如何扎根乡村,服务地方,打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发展样本。
湖南省优秀国土空间规划师、天创智业集团副总裁伍韶军则指出,乡村规划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步,建设不是规划的目的,建成之后的产业运营、生活方式营造才是规划的价值所在。他从文化提炼、产业导入、多规合一、落地运营等维度,系统分享了自己如何以运营前置、全过程服务乡村规划的方式。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副理事长、CCIAD湖南规划院院长李朝芬认为乡村振兴的三大核心要素是资源、人、资金,基于这三大要素,他认为,面对乡村振兴的引领性规划,必须突破传统村庄规划维度,从“资源特点”“人的需求”“资金渠道”三大维度进行编规划。
沙龙会谈环节,各领域专家就《城市更新下的创新回应》发表见解
聚焦城市更新,如何重塑城市名片?
近年来,城市更新已成为国家建设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对此,中建国际(湖南)投资发展总监张磊,梳理目前城市更新发展的背景与挑战,以深圳城市更新为样板,分享长沙城市更新的几大开发模式,围绕如何找到产业的资本需求、城市更新过程中实现金融创新,如何让每一块土发挥最大效益与价值等问题进行分析。
中南大学建筑与城规创系主任、教授、博导,CCIAD千府国际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张楠在主题分享中表示,城市更新面对“千城一面”的现实痛点,可利用叙事空间的功能性、多样性、体验性,帮助每座城市讲好自己的独特故事。
一山半海品牌设计联合创始人、全国广告产业联盟理事单国利认为,东方生活美学在文旅产业的表现以特定的民族、环境、时代风尚为基础,潜藏在大众生活的细枝末节之中是中国文化产业的精神内核。他以桂林城市伴手礼为例,分享探索城市文旅,如何将东方生活美学理念融入区域文旅肌理中,以区域公共品牌之力,赋能地方产业升级。
来源:红网
作者:向婉 通讯员 赵纤纤
编辑:李茜
本文为消费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