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碗米粉传承三代人 95后大学生创业开粉馆

来源:红网 作者:邓晓娟 编辑:李茜 2022-08-15 20:15:2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邓晓娟 长沙报道

早晨嗦碗粉,神仙站不稳。湖南人的一天,通常都是从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开始,滋溜的嗦上一大口,入口呛辣,这就是湖南人日常里拥有的“小确幸”。近日,主营传统长沙米粉,凭借一碗手工制作工艺传承技术的鱼籽鮓辣椒干拌粉“出圈的清香粉馆,一碗米粉传承三代人的故事被大家津津乐道。

微信图片_20220815173129.jpg

清香粉馆总店负责人95后姑娘郑梦玲,大学毕业后投身米粉行业数年,他的父亲郑春士、爷爷郑祖桃都是烫米粉、熬汤炒码的手艺人。

微信图片_20220815173140.jpg

“从我懂事起,街坊邻居就经常请我爷爷去做米粉。爷爷手巧,扎扫把、砌灶、熬麦芽糖、做豆腐香干这些都会。尤其是做米粉,技术特别好,每到年底,依据乡里习俗,家家户户都会做米粉、打糍粑、做年糕,爷爷是远近闻名的米粉师傅,天天都有乡亲们请他去做米粉。郑梦玲告诉记者,乡亲们都亲切地叫爷爷桃嗲,爷爷人善手艺好,做出来的米粉爽滑劲道口感好,久煮不糊汤。

微信图片_20220815173202.jpg

桃嗲做米粉非常讲究,提前一天就会选好当年秋天收获的新米,洗净泡一晚,第二天用石磨子磨成米浆,把米浆在大铁锅中烫成厚薄均匀的圆米饼,再拿出去外面晾晒,等米饼冷却后就可以用刀切成宽窄一致的米粉条了。郑梦玲说,因为手工制作米粉很繁琐,手工烫米粉基本上已经失传了,现在都是用机器来做米粉。”用蒸锅把米浆蒸熟,用大铁锅烫米粉的师傅或许在偏远乡村还会有人在做,但是已经很稀少了。”

微信图片_20220815173208.jpg

“爷爷把手工烫米粉的技艺传给爸爸,爸爸带着技艺走出家乡四处开店,先后在江西南昌、湖南常德、长沙等城市开出十余家粉馆,几经周转很多门店已经改头换面,易主经营,至今为止位于长沙县的清香牛肉面馆依旧招牌未改,生意火爆,口碑很好。大学毕业后,郑梦玲决心传承米粉事业,几经寻找门面,最后选址在长沙芙蓉区马王堆附近,和姑姑郑碧连、婶婶韩琼共同开了一家清香粉馆总店,并申请了商标注册,设计了门头LOGO。她希望在传承这一碗米粉的同时,能做出更多的创新,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这碗湖南米粉 郑梦玲说,未来“清香粉馆”还将在长沙开出多家分店,将米粉事业传承下去。

来源:红网

作者:邓晓娟

编辑:李茜

本文为消费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ife.rednet.cn/content/2022/08/15/11722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