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经济环境下的一二线城市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企业们纷纷把目光转向三四五线城市,市场下沉使得生活在小城镇的人群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作为主要人口的小镇青年们的衣食住行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近日,百合佳缘集团(下文称百合佳缘)联合趣头条研究院,以问卷形式通过趣头条平台收集了近4000份小镇青年及其父母群体的样本,共同推出国内首份《小镇青年婚恋报告》,报告采样覆盖了全国27个省,以20-40岁生活在三线及以下城市、乡镇的人群为主,通过报还原了“小镇青年”们最真实的婚恋观。
小镇单身男青年更觉孤单 女青年婚恋意愿不高
孤单指数,是综合单身人群最近一次孤单情绪发生的比例、时长及程度,计算得出的数值,最高值为100,指数越高则表示越孤单。根据婚恋报告中的孤单指数显示,受调的小镇单身男女青年中,男性的孤单指数高达75,女性的孤单指数为57,这表明小镇的单身男青年更容易感到孤单,男女青年们的孤单指数在36-40岁的年龄段差异最大。值得一提的是,东北的“大哥、小妹儿”在豪爽的背面还有一颗柔软的心,无论男女,孤单指数都高于全国其他地区。
在小镇单身青年中,男性对恋爱的渴望程度明显高于女性,超过五成的单身男性渴望爱情,而女性渴望恋爱的人数比例仅为22%,从年龄分布上来看,男性在26-35岁期间最想恋爱,有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小镇年轻人曾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生活过,但在平均坚持三年后,一半人会选择回到老家,高孤单指数加之家乡的归属感,所以不难理解小镇男青年在此年龄段强烈的婚恋意愿,但由于低孤单指数的支撑,小镇单身女青年始终“佛系”,并且伴随着年龄段的增长,婚恋渴望度逐渐降低。
女性不愁嫁而男性愁娶 年龄增长带来的未婚压力最重
报告显示,在小镇单身男女青年们心中最佳结婚年龄为男性27岁、女性24岁,而实际上已婚群体的初婚年龄,男性平均25岁,女性平均24岁就结婚了。随着受调的已婚人群婚龄增长,初婚年龄也逐步降低,在婚龄在1年以内的群体中,男性的初婚年龄平均27岁,而女性为25岁。
与人们常规认知大相径庭的是,超九成受调男性表示能感受到未婚带来的压力,而有相同感受的女性则只有72%,比男性人数低了近两成,所以说在今天的小镇,比起女性的不愁嫁,男性更愁娶。同时,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因为各种原因感到未婚的压力,最令人发愁的原因是自己年龄的增长,其次是同龄人都已经结婚的对比太扎心、以及生活中常感到孤独寂寞。所以,对于小镇的单身女青年们,或许稍微主动一点就能收获一份令旁人羡慕的爱情。
根据发布的小镇青年婚恋观报告,我们发现小镇的单身男女青年对恋爱的态度既浪漫又直接,打破了我们对小镇青年婚恋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固有印象,如今他们的婚恋观与一二线城市男女们的界限逐渐模糊,他们支援了城市建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脱单困难,他们的婚恋问题更值得我们关注。
据悉,近日百合佳缘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组织下,联合多家互联网交友平台签署《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自律公约》,旨在为用户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旗下百合婚恋、世纪佳缘产品已嵌入多屏直播、视频相亲等时下热门玩法,为单身男女寻求“另一半”助一臂之力,或许通过平台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也不失为小镇青年们脱单的途径。(通讯员 吴川)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吴川
编辑:李茜
本文为消费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