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曝光!口口相传的土茶油,检测超标!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张良 编辑:夏菁 2019-01-21 14:15:4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1月21日讯(通讯员 张良)年关将至,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提上日程。近日,不少市民家中又吃上了浓香醇厚的土茶油。按照往年过年的习俗,土茶油、土鸡蛋、乡里腊肉等土特产作为待客必购的年货,成为走亲访友的“硬通货”。专家提醒,“三无”土特产流入农村食品交易市场或将引起食品安全隐患。

2018年12月14日,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国家6部门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对农村食品市场全面“大扫除”。

一边是国家6部门明令发文,整顿“三无”农产品;一边是市民们购买热情不减,钟情于土茶油等“三无”农产品。这其中究竟有何缘由?

市民徐某透露:“往年过年都是从乡下亲戚那里买土茶油,也没有吃出过什么问题。土茶油不仅味道好,而且也很难买到好的土茶油,稀罕得很,用来当礼品送也很拿得出手,亲戚朋友都蛮喜欢!”

土茶油的食用历史由来已久、功效颇多,也从未出过爆炸性的负面新闻,购买渠道又可信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市民们的消费行为可以理解。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防微杜渐,将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土茶油等“三无”农产品就属于此列。同时,“三无”农产品若产生食品安全问题也难以追责,因此,更要防患于未然。

“说起食品安全问题,前几年大家都还蛮流行自己做葡萄酒,后来被查出来自己酿的葡萄酒可能产生大量微生物,有些时候自己做的东西也不一定完全靠谱,但是土茶油毕竟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检验,问题应该是不大的,”市民徐某说。

茶油在生产、制作过程中皆有可能产生相关食品安全隐患。湖南省林业厅在2015年《关于加快湖南油茶产业发展的建议的答复》一文中提到,针对茶油“苯并芘”、重金属含量、掺伪茶油以及茶油产地环境土壤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监督抽检工作,检测表明湖南茶油产品质量合格率在大幅提高。但是这一检测结果主要是针对品牌茶油,土茶油不在监管之列。

土茶油是否真的有那么好?记者在茶油的榨油期走访了长株潭周边的几个乡镇榨油坊,一探究竟。

乡镇榨油坊的榨油现场。

走进这些小、中型的乡镇榨油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用塑料编织袋包装的油茶籽,放在角落里,部分露出的茶籽表面依稀可见部分黑斑点;研磨茶籽、高温加热的机器设备,由于使用年限已长,或多或少有累积的油垢;过滤茶油的茶饼用的是秋耕留下来的桔梗、稻草来进行包裹;装茶油的桶为普通的塑料桶,杂乱地摆放在一旁……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乡镇榨油坊的土茶油醇香浓厚,让人非常心动,有强烈的购买欲。家庭式的土榨坊,深受市民欢迎。湖南油茶行业的权威人士提供了一组数据力证目前湖南地区土茶油的市场流通情况:八成以上的茶油是以土榨茶油的形式流入市场。

就环境而言,小、中型的乡镇榨油坊亟待改善,榨油的工序也较为简单,但是,这些土榨油坊的油确为纯茶油。“我们都是亲眼看着土茶油榨出来的,不管是油的成色还是品质,都有保障!”土茶油的忠实用户张某说。

然而,土榨油坊这种环境和工序所榨出来的茶油是否真的是肉眼所见的那么好,能够达到食品油新国标?这还需要相关质检部门的认证。国家油茶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的实验数据检测结果如下:

?5.jpg

根据这份检测报告,我们咨询了相关食品安全健康的专家的意见。专家指出,从土榨茶油部分指标检测结果来看,土榨茶油的酸价、过氧化值、不溶性杂质和部分脂肪酸超出国标范围,苯并芘处于临界值,需要引起注意。

然而这些数据为何会超标?到底对人体有怎样的影响?专家给出了具体解答。

首先,酸价和过氧化值超标。土茶油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如果密封不严、长时间接触空气,容易滋生微生物,导致酸价、过氧化值升高。这些数值越高,油脂的品质也就越低。在一般情况下,数据略有升高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损害。如果发生严重的变质,将引起肠胃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

其次,不溶性杂质和脂肪酸超标。榨油坊在榨油时没有剔除掉茶籽原料中的霉变籽和杂质将导致这两个数据超标。不溶性杂质反应油脂中油脂不溶物含量,主要是糖类和蛋白质,这类物质能增加油脂滋生微生物的风险。脂肪酸含量超出国标说明有掺假的嫌疑。

最后,苯并芘介于临界值。土榨茶油由于加工工艺简陋、高温蒸炒发生局部温度过高炒糊,导致土茶油中苯并芘超标。苯并芘(α)是一种常见的高活性间接致癌物。它可通过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与人体接触,吸入肺部的比率较高,经呼吸道吸入肺部,进人肺泡甚至血液,导致肺癌和心血管疾病。

种种数据表明,口口相传的香醇土茶油,实际上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专家建议,如需食用茶油,建议购买品牌茶油。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张良

编辑:夏菁

本文为消费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ife.rednet.cn/content/2019/01/21/4711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