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月8日讯(通讯员 符聪)继备受瞩目的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央视又一次将镜头投向中国人的“餐桌”。 近日,这部名为《餐桌背后的中国》的纪录片在国家级媒体CCTV-9纪录频道一经播出,便成为各个平台的热门话题。与《舌尖》不同的是,《餐桌背后的中国》讲述的是那些诱人的美食是怎样从田间或养殖场,由一颗种子或一枚鸡蛋,一步一步“走上”餐桌,以及这背后所有人的辛勤劳作和努力付出。
这部被观众和网友誉为“继《舌尖》后的又一部美食神片”,利用国际视觉拍摄手法,通过央视拍摄团队历时近两年的实地走访和拍摄,将人们身边熟悉的美食背后所不为人知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的服务细节,以及那些发生在餐饮产业链各个环节里朴素却动人的故事,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
这部纪录片由《舌尖2》的创作团队制作完成,他们希望通过专业严谨又不失趣味的视听语言告诉广大观众:中国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正在引发一场我们‘餐桌’上的变革。这包括食物的原材料生产、加工制造、物流运输、新品的开发、烹饪方式的改变以及饮食习惯等等。而在我们每日一蔬一饭背后,不仅有着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有一个安全、卫生、智能的食品工业体系在提供着技术支撑。
1月6日,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观赏和了解这部制作精良的纪录片,肯德基在长沙梅溪书院开办了一场好看好吃好玩的“韵味长沙观影会”,邀请50名消费者代表及嘉宾到场观看影片、品尝美食和开展互动。
“画面的精美程度和故事情节的饱满远远超出了期待,尤其是生菜地的拍摄场景,每一帧都精美到可以用来当屏保。”FM89.8潇湘电影广播影评员朱未如此评价。“这部影片浓缩了三十年来中国餐饮行业发生的巨变,对于餐饮行业工业化标准的普及以及中国传统美食制作工作的改变,湖南美食也正在向肯德基等西式标准化看齐。”美食与历史写作者任大猛老师如是说。
连锁餐饮品牌现身说法 细数“30载时代好滋味”背后的人与事
纪录片共两集,上集讲述中国餐饮的变与不变,下集讲述创新与未来。在上集中,影片详述了美食的供应。不变的是中餐的滋味,变的是烹饪的手段。下集中,影片讲到了餐饮的创新。不变的是食物在餐桌上的地位,变的是更加高产、优质、味佳的新品种。在变与不变的过程中,有坚守,有创新。片中,植根中国三十年的连锁餐饮品牌肯德基细细向观众讲述了美味餐饮背后不为人知的革新故事。
很多人都听说过肯德基一套极为著名又苛刻的标准。“薯条的烹炸时间是2分45秒。鸡块在味粉中,需要滚7下按7下,保证表面全部被蘸料均匀包裹”。《餐桌》纪录片带大家进入了肯德基的后厨,见证了每天数目庞大的汉堡、鸡翅、薯条是如何做到既满足了大的客流量,又兼顾每一份食物稳定的质量。想象中人头攒动的后厨并未出现,这一套标准烹饪流程由定时定量的烹饪工业化模式实现。而正是这种高度的食品工业化生产模式,也被精准落实到鸡肉原材料工厂,在那里鸡肉将按照餐厅所要求的标准,被精密的切割与包装。在制作肯德基标志产品吮指原味鸡时,肉鸡在特定的低温环境下,被准确地切成九块,鸡翅、鸡腿、鸡肉的大小、规格、重量都有着严格规定。切好的鸡块,按照不同的部位被分门别类放置在一起,精密的称量系统会识别它们的重量,并且自动加以区分,再交由经验丰富的复检员们进行人工核查。最终通过高标准冷链运输,抵达每一家肯德基门店的厨房。
正是这套严苛的食品工业化生产、运输与加工体系,确保了人们在全国1000多座城市、5000多家门店里所吃的同类食品的大小、分量和质量都有着统一的标准。与此同时,素有“活地图“之称的肯德基宅急送送餐员团队,也严格遵守着餐厅对外卖食品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抵达顾客下单的地址,确保保温箱里的外卖食物,在被用餐者接收时,依然能保持它们的美味与品质,提升顾客的用餐体验。肯德基通过科学手段、技术标准的累积和严格的管控,实现了“连锁餐饮庞大的客流需求“ 与 “食物一致的品相味道”并存。
如果说《餐桌背后的中国》上集是一部节奏明快的都市美食记录,那么下集则带大家来到了山清水秀的乡间田野,实地聆听美食原材料的成长故事。
为肯德基餐厅供应蔬菜的蔬菜种植基地的技术员,自豪地带拍摄团队参观了自己一人管理的大棚。种植棚的顶部安装有自动的天幕装置,根据光照条件随时移动,调节阳光照射的强度。水帘、风扇、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和生物防虫害设施,令这里所有的新鲜蔬菜在整个生长周期都会得到无微不至的全面呵护。与此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武夷山一家大型肉鸡养殖场。作为饲养员,付文和妻子戴红负责着这里的4栋鸡舍,共12万只肉鸡。如此庞大的养殖数目,却只需要两个人来管理。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事情。曾经繁重的人工喂食喂水等工作,早已经被自动的供水供料系统所取代。而鸡舍里的温度、湿度以及通风换气等指标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管理人员只需按照标准实时监测系统是否正常运转。
为了让人们餐桌上的食物吃得更踏实,无数劳动者在食材的源头环节付出着努力。而最新科技所造就的标准化种植与养殖体系,也让无数新农民与养殖业者告别了祖辈的小手工作坊时代,更让他们对未来有了许多的憧憬。
变与不变、坚守与创新 餐桌上的辩证法
如果把《舌尖上的中国》看作新时代国人对传统饮食文化的致敬,那么《餐桌背后的中国》则在立意上更进一步,对当今中国餐饮产业链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做了客观的展现与讨论。
我们可以从片中清楚地看到,过去30年来,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餐饮行业的工业化与标准化进程。先进技术与科学管理,很好地保障了中国人餐桌的美味和健康;与此同时,工业化和标准化的普及,也使得一些中国传统饮食制作工艺与习惯在逐渐发生改变。这两者之间,是否可以达成平衡,还是将孕育出全新的产业形态,相信每个观众都有自己的答案,这也是《餐桌背后的中国》最妙的留白处。
来源:红网
作者:符聪
编辑:熊力颖
本文为消费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