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的硬件设施、软件服务是KTV必备条件。
新麦客庆祝被评为首批长沙市自创知名品牌企业。
新麦客KTV副总经理李刚。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向婉
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对于长沙娱乐业的老口子来说,三年足以见证行业的盛衰兴替。在娱乐业摸爬滚打了十余年的李刚深有感触,他感叹道:“从事这个行业如同坐过山车,有过期待有过失落,有过激情有过迷茫,从业十余年,痛并快乐着。”
出生云南的李刚,从小喜爱音乐,因为爱好,2004年抛弃国企工作,一头扎进KTV行业,那时,他才25岁,正值梦想启航的年纪。
“我本身是少数民族,或许性格也适合娱乐行业。”李刚回忆,刚进入这个行业,都是一步步脚踏实地做起,先是服务员,经理,店长。直到2012年,来到新麦客KTV开始担任运营总监。
李刚描述,2013年以前,长沙的量贩KTV市场正处于供不应求的黄金时代,自己也是被这饱满的娱乐氛围所吸引过来。“当时几乎没有什么促销活动,关系好的才打折。”李刚说,那时整体市场并未饱和,消费者喜欢的KTV就那么几家,头把交椅是温莎,其次有影响力的还有好乐迪、乐点、agogo等,生意好的时候,大家基本都是客满状态。
处于行业顶峰之年的新麦客,未来该如何走,刚加入团队的李刚和老板一拍即合,决定应势而谋,以温莎为目标,做大做强自家的品牌,并以五一广场为中心点开始向四方布局,仅用两年时间,新麦客由当初的两家门店发展到今天的八家门店,成为拥有门店最多的本土KTV品牌。“在长沙,按市场占有率来排位的话,新麦客仅次于温莎。”李刚说。
可好景不长,受市场日趋饱和、娱乐多元化、消费习惯改变等多方因素影响,2013年开始,KTV市场开始走下坡路,市场荣景不再。agogo等全国连锁品牌开始收缩战线,闭店趋势逐步凸显,直到今年温莎解放西店传出闭店消息,行业大佬们不得不绞尽脑汁应对紧张局势。
“市场好时开门做生意一年就能收回成本。现在,除了节假日可能会客满,其余时间能达到三分之二的到客量就算不错了。”对于长沙KTV行业现状,李刚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他介绍,兴旺时新麦客单店月营业额可超200万,随后每年以30%的速度在下滑。”
李刚认为,娱乐业讲究圈子文化,市场过于饱和,新生消费力青黄不接是行业不景气的主要原因之一,粗略统计,目前长沙拥有100多家大小不一的KTV。其次,近几年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逐步发生改变,公务消费大幅度缩减,且消费心理趋于健康、理性。此外,随着自消费人群的增多,追求经济便利的团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营业额。“如今学生和工薪族是主要的消费人群,加上团购侵蚀,人均消费由400—500元降低到200元左右。”李刚透露,其实KTV的利润点来源包厢费,如今任何针对包厢的促销手段无非是将利润打薄。
当环境、政策、数量成为掣肘企业发展的因素,如何在保证人气的同时提升利润成为企业需要解决的最大难题。用关店、裁员的形式缩减成本,凭借转型寻找提升利润的突破口成为目前众多娱乐企业开源节流的普遍手段。
“找不到革命性的转型契合点,是目前整体行业所面临的困境。”李刚介绍,其实新麦客早有转型意识,试水主题包就是企业的一次转型尝试,但李刚认为,这样的转型只能算得上是软硬件升级,利润提升能力有限。
随着消费多元化发展,未来KTV行业是否会被取代?对此,李刚持否定态度。他认为,该行业尽管面临着大洗牌,但不可能完全消亡。如今各企业已然达成共识,只有抱团取暖、跨界合作、资源整合才能坚持生存下来,坚持之余,努力创新、培养新生消费力,寻找突破口。品牌化依旧是行业发展趋势。
来源:红网
作者:向婉
编辑:熊熊
本文为消费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