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伦春旗毕拉河林业小学王军老师向师生们分享伊利方舟日本考察学习收获。)
“孩子安全是大家的事情,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地联动起来,恪尽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这是我参加伊利方舟赴日本安全考察活动的感触之一。”7月8日,国内最大规模的儿童安全公益项目伊利方舟,走进内蒙古海拉尔,为伊敏小学师生及全区36所中小学、幼儿园的校、园长,展开了一场非常实用的儿童性别教育和防拐骗技能普及活动。活动中,来自内蒙古鄂伦春旗毕拉河林业小学的王军老师跟大家分享了年初跟随伊利方舟前去日本考察中小学安全教育的成果和感受,“从去年4月参加伊利方舟校园安全集中培训开始,和伊利方舟的渊源一直延续至今,让我对儿童安全有了新的认识,返校实践后更在校园安全教育方面有了莫大的收获。”王军说道。(赴日考察期间,王军等学员认真听取日本长崎市立上长崎小学校校长介绍。)
王军老师告诉大家,日本是集结全社会力量在保护儿童。比如,在政府引导下,学生家长参与并主导成立“家长教师委员会(Parents Teacher Association,简称PTA)”,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成为最主要的儿童保护组织;PTA每月召开“育友”会议,加强对学生校外生活的督导。此外,交通管理部门每年举办“交通安全运动会”,要求家长到马路上充当交通管理员,穿上制服指挥交通,每个家长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地方政府和警视厅共同设立“儿童110之家”,把学校附近和家校沿途商户纳入全民保护儿童的防范体系等等。(伊利方舟赴日考察期间,王军把看到的学到的全部记录下来。)
对于如何学以致用,王军老师表示:“作为一个个体,我要做的就是从我做起,担起伊利方舟赋予的‘安全种子’责任,通过我的一言一行去感染或影响周边的人,尽自己最大能力把看到的、学到的儿童安全知识和教育方法传递出去。作为一个老师,我更要教育我的孩子们从小养成自立自强的习惯,培养他们拥有强大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三年多来,伊利方舟儿童安全公益项目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已培训了近200名校园儿童安全教育工作者。作为儿童安全教育的“种子”,通过他们进行儿童安全知识和教育方法二次传递,在伊利方舟曾经覆盖的区域,形成了由“输血”到“造血”的机制,这是伊利方舟公益项目的模式之一。正如伊利方舟的学员所言,每个学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把守护孩子安全当成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儿童安全的事业自然更加光明。
来源:红网
编辑:熊熊
本文为消费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