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铜官陶瓷艺术遇见现代民谣音乐,会产生怎样的故事?
2020 年 5 月 1 日下午,长沙铜官老街夏国安艺术博物馆,来了许多年轻人。i 草莓原创艺人的现场音乐会,在这个充满东方韵致的院子里举行。音乐声中,他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五一节。五一节期间,五位铜官艺术家还在线上分享了他们的匠心故事。
中南会展的铜官艺术之旅,为我们解锁了假日的新姿势。这个假日,不仅有舒适的风光与人情,更有好听的音乐和迷人的艺术相伴。许多人来到铜官,也有人在线上观看铜官。来自铜官的“温度”,让人们的心灵,在音乐和艺术中得到抚慰,获得面向未来的力量。
原创艺术音乐传递爱和希望
当舞台的灯光变亮,音乐在古戏台遗址上响起,心情也开始随音乐荡漾。
5 月 1 日,中南会展美好生活季第一季铜官艺术之旅开启。下午一点,就有不少观众在铜官老街夏国安艺术博物馆等候。下午三点,音乐会正式开始,五组 i 草莓原创音乐人亲临现场。一首民谣,一个故事。一曲音乐,一个人生。
五支乐队,风格迥异,多元化的音乐带来了不同的视听享受。环岛怪物,正如其名,他们的音乐,让人仿佛置身于海浪之上,又安静又浪漫。傅景祯,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长沙人,一直和中国传统音乐打交道。长发飘飘的她,坐在艺术博物馆的绿色植物前,宛如从古画中飘出。二胡、箜篌、戏曲,她都可驾驭,让我们聆听到国乐的魅力。李赛,灵兰玉机国风乐社创始人,横笛、洞箫在他手里,好像有了生命,音乐犹如天籁,直抵心灵。刘博,是一名独立摄影师,也因为喜欢唱歌而成为一名街头艺人,手里一把吉他,轻轻哼唱,深情款款。阿红,逮起乐队主唱,边城茶峒人,被称为“湘西原生态乡土民谣第一人”。他的音乐,充满乡土气息,是湘西田地里生长出来的声音,具有生命力。
不少游人驻足流连于音乐会。中南国际会展公司,是湖南出版集团旗下企业,作为长沙国际车展、长沙草莓音乐节的主办方,一直是美好生活的倡导者,这次自主研发了原创艺术音乐品牌——美好生活季第一季铜官艺术之旅。铜官艺术之旅,目的是在疫情后给社会注入信心,为未来助力,体现了国企的责任和担当。
潇湘晨报抖音号对音乐会进行了全程直播,更多的人在网上观看了音乐会。
观众沉醉在音乐中。那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传递着爱和希望,感动着每一个聆听的人。
会展为文旅产业赋能的一场试验
这个假期,铜官以多种姿态出现在朋友圈里。在朋友圈里,它不仅仅是一个旅游的热门地区,它还是一场“云旅游”的目的地,一个“云展演”的发生地。
5 月 1 日到 5 月 5 日,铜官艺术家线上分享会举行。艺术家们在网络上分享了他们坚守匠心的故事,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诠释。被称为“泥人刘”的刘坤庭,潜心研究陶瓷 40 余年。他认为纯手工制品,不但要形美还要实用,器物要贴合手口,也要贴合人心。他的泥塑多以表现民间人物朴素的生活姿态为主,就连衣服都栩栩如生。可贵的是,他的儿子刘嘉豪子承父业,坚持手造,使长沙铜官窑陶瓷技艺焕发新生。铜官窑非遗传承人周世洪,将古长沙窑的技艺与现代创作相结合,他塑造的动物造型夸张、生动,十分传神。金和浩,耗时一年之久,依据十二生肖研制出生肖壶,大胆改良,工艺精湛,风格独具。画家黄于纲,以湘西凉灯古苗寨为脚本的作品《年关》,向世人讲述着“山这边的中国”的故事。
有观众线上观看了分享以后,深深地被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折服,非常想去铜官拜师学艺,有力地宣传推广了铜官艺术家。
会展业是受新冠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中南国际会展公司,根据需求变化,积极寻找突围方向。疫情既是挑战,也产生了新的需求,积极探索新的会展形式成为当务之急。“中南会展美好生活季”即是一个尝试,通过线上分享会和云展演,实现了会展业的复工复产,并逐渐积累线上客户,为今后积蓄力量。
铜官艺术之旅,展现了中南国际会展公司强大的创新能力。活动将会展与地方特色旅游结合重新嫁接,与旅游景区抱团,敏锐抓住疫情过后人们对周边旅游的刚性需求,打通了会展受时间地域影响较大的局限性。当前,会展+旅游已成为发展趋势,铜官艺术之旅是会展为旅游赋能的一场试验。中南国际会展公司尝试将艺术和音乐融入景区,注重场景体验和参与感,实现了“出圈”和跨界圈粉。通过活动,景区的知名度得到了提升,为湖南文旅产业复苏提供了经验。
中南国际会展公司的原创艺术音乐品牌,也将为游客带来多元的旅游体验,更多的假日旅游姿势等着人们解锁。
潇湘晨报记者 储文静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储文静
编辑: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