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天猫双 11 ”长沙商户故事:每一次“任性”的背后,其实是一份坚守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夏菁 2018-11-01 11:40:26
时刻新闻
—分享—

熟悉长沙美食的人都清楚,在坡子街、都正街这些老字号云集的地方,一家家老字号在这里挂牌,也有一家家新起的网红店在这里扎根,日新月异,有旧人离去,也有新人到来。作为美食届如雷贯耳的民俗名食街,这里的每一份坚守,都凝聚了无数人起早贪黑的心血,终究是为了对得起今天的努力,和明天的自己。

做了 12 年的馄饨,看着邻居换了一批又一批

老常 50 多岁 双燕楼

????_20181101112307.jpg

下午三点半左右,午市的喧嚣慢慢归于平静,50 多岁的老常开始吃今天的中餐。没有坐在店里,他习惯了端着一碗白米饭,就站在店门前,匆匆扒上几口。

12 年前刚来坡子街,那时候每天从清早忙到凌晨,一天可以卖 800 碗左右的馄饨,节假日更是人气爆满。四元钱就可以来一碗馄饨,油炸馄饨配碗汤,顾客们吃的心满意足。还有很多老顾客领着一家老小来双燕楼吃宵夜。能带全家来吃,可见对我们的质量和口味有多认可。

这些年,馄饨价格从四元一碗涨到十元一碗,生意更忙了,双燕楼也陆续开了 4 家分店。今年初,饿了么的同事帮我上线了外卖平台,算是赶了趟时髦。目前外卖平台占据了店里三分之一的销量。

我们店还在原地,邻居却换了一茬又一茬。12 年前一起搬来的老邻居都曾是闻名的老字号,右手边是狗肉店,旁边是锅饺店,现在,就留下我这一家店还在坚持。

做了 39 年的烧烤,我烤什么,他们就只能买什么

胡嗲,60 岁,胡嗲烧烤

胡嗲单车烧烤开在坡子街的背街巷子里,以单车外观为造型,路过的行人能清楚地看见整个烧烤的过程,充满了老长沙的市井情怀。

跟其他地方不一样,顾客来我这里没有选择的余地,我烤什么,他们就只能买什么。我烤排骨,他们就专门只吃排骨。但是老顾客从不说二话。烤牛肉的时候把火调的很大,烤牛蛙则需要把火调小,外焦里嫩要用火焙出来,这是讲究。

现在快 60 岁了,过了适合做餐饮的年纪,老婆也担心我身体吃不消,今年把几个徒弟叫了回来,让他们一起入股,手把手教他们。还是 39 年的传统串子,还是老口味,没有什么添加剂,价格也不算便宜,但是老顾客就认我。我的店铺都在巷弄里,因为房租便宜,但是不论我搬到哪里,他们都能找来。

当然,这些年通过饿了么平台,也有很多新朋友认识我们,慢慢变成老朋友。

同样是 " 虾忙 ",可以了不起

陈大胜 31 岁 虾忙

????_20181101112510.jpg

我以前做过保安、传菜员、跟单员、二手房销售、互联网站长、网络营销等。而接触餐饮其实是个偶然。

2014 年夏天,正是微商开始火爆朋友圈的时候,我在家里做虾,朋友吃了都怂恿我开店,便以玩票的心态尝试做外卖。那时候没有外卖平台,我就自己送。只接受提前预定,接到订单后再去市场采购,100 元一份的小龙虾,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卖 200 份,顾客觉得好吃就会发朋友圈,这样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更加坚定了我做餐饮的决心。

2015 年,我在湘江世纪城开了一家门店,60 平米,按照规划,原本是一家体验店,没想到竟然很火。体验店变成了实体店,我的重心也从线上转到线下。

开在坡子街排楼附近的这家店,有 200 多平米,借助饿了么这类外卖平台,我们的营销更加注重客户体验。以前就是一个塑料袋,里面丢一包纸巾。现在配套了手机防油袋、牙签、头绳、湿纸巾等。年轻人嘛!玩就用心玩。

当年推出 " 盖码饭 ",是一件冒险的事情

高兴 36 岁 德天顺

我曾接待过一位意大利的顾客,吃完我们的盖码饭,他特意拉着我要合影。我问他,我们这种饭店在意大利能开不?这位国际老哥瞬间瞪大眼睛说:太能了!一定火!我可以天天吃这个!

13 年前,我们开始尝试做 " 盖码饭 ",有很多老长沙人不认可,质疑声不断:" 你咯是打发叫花子吧?" 有的暴脾气的顾客甚至把一碗饭,连碗带饭摔到我们面前。我真没想到顾客对码子盖饭的反感会如此强烈。

我们也犹豫过,是否要把米饭和菜分开,但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做的是什么,那顾客就更糊涂了。很庆幸我们坚持了,而且坚持了 13 年。

我常跟来吃饭的顾客开玩笑,也许你正在排队,站在你前面的就是位明星。毕竟这种情况也不是发生了一次两次了。

回到长沙,喜欢这里有家的感觉

谢崟杜 32 岁 老杜盐焗鸡

在深圳待了 9 年,2017 年回到长沙,就开了这家盐焗鸡店。漂泊太久,回家的感觉最好。

我们只做盐焗鸡、鸡爪和鸡翅,选料讲究,口味独特,但是刚回长沙的时候,毕竟顾客对我们不熟悉,生意跟预想的有差距。好在这几年外卖电商发展得快,给了我们机会。

我统计过,现在外卖订单占了每天店里 2/3 的营业额。顾客只要点过一次我们的盐焗鸡,下次就一定回来。可能我们会喜欢某家店子的菜,但是一年里能去个十趟算是多了吧,在我们店里,一年里反复下单三四十次的顾客比比皆是。有朋友在网络留言说:这是我吃过味道最好最正宗的盐焗鸡,干净卫生分量足。

看到这样的评论,我能说什么呢,赶紧去后厨帮忙洗鸡。

跟拳击一样,出很多烂拳,不如一招制敌

冯德华 36 岁 冯氏林桂卤粉

要知道在解放西路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开一家店的租金有多高,没有两把刷子,留不住客人,肯定不敢在这里开店。我在这里开店已经 6 年了。

不敢说我们的口味是第一,但是很多老顾客从桂林和阳朔旅游回来,反而愿意来我们店里吃碗卤粉,才算解了馋。有个老朋友住在马王堆,相隔十几公里,还特意通过饿了么到这边点单,拖外卖再送过去,一来二去一个多小时,但是顾客就是好这口。

把卤汁和粉分开装,让顾客自己在家拌,那样吃起来的口味才最醇香,这也算是我们跟外卖的默契,毕竟我们一个月靠饿了么外卖平台要销五六千碗粉。对于外卖平台,我的理解是水靠鱼、鱼靠水。

开店之初,家人们担心门面租金这么贵,只卖一种卤粉怕是会亏哦!我不怕,我是个练拳的人,与其出很多烂拳,东一锤西一棒,不如聚精会神、一招制敌。包子、油条之类的东西做多了,不如扎扎实实做好一碗粉。所有来解放西路的客人都知道,要吃桂林卤粉就来我这里!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夏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