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四十年步履铿锵,湘食产业写华章。值此湖南省食品行业联合会成立四十周年之际,红网传媒推出《湘食密码》系列报道,看“湘”字号食品产业如何乘风破浪,记录功勋步履与匠心突围,聚焦辣味江湖与舌尖使命,解读产业兴替密码,续写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向婉 长沙报道
二十年前,双娇食品(简称:双娇)创始人李满江在小作坊辣条盛行时期,力排众议,投入全部家当建设标准厂房,现今,“二代”接班人李南屏在10万级GMP净化车间里,继续推进双娇产品标准化进程。
二十余年,从皮影戏艺人到辣条匠人,从手工作坊到制药级车间,两代人的命运更迭间,一部关于坚守与创新的“辣条志”正在书写。
父辈筑基,成就“双骄”食品
2001年,皮影戏艺人李满江做了一个改变家族命运的决定——转行做食品。在长沙雨花区,他创立了“双娇食品厂”,主营面筋熟食和工艺糖果。
“这个选择并非偶然,湖南食品产业实力雄厚,尤其是平江‘辣条之乡’,出了不少行业大佬。”李南屏回忆,受环境的影响,父辈决心筑基,扎根食品行业,一手抓“解嘴馋”的辣条,一手抓“有童趣”的工艺糖果,“正好覆盖了当时零食消费的两大核心需求”。
做出口碑,并非一蹴而就。在传统作坊的生产模式下,为保证产品品质,李满江自己把关选料,把关键生产环节打磨成了一套“标准作业程序”,坚持“试吃”,收集反馈,及时对“偏差”进行调整。“这种高频率、以消费者口感为准绳的反馈机制,成了我们在没有精密仪器时代保持风味稳定的‘土法质检’。”
2006年,双娇迎来首个关键转折,迁址大明工业园,新厂区达到1.6万平,标准化与自动化全面升级,构建了更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成功转型为现代食品企业,不仅突破产能瓶颈,还为进军海外市场奠定基础。
此后,在辣条行业还处于“野蛮生长”期,双娇主动申请并成为全国首家通过QS认证的辣条企业。这一步看似“自找麻烦”,却让双娇从“游击队”转型为“正规军”。

夯实堡垒,90后的车间革命
2015年后,随着李南屏逐渐接班,双娇开始了智能化改造。“我不想只做一个守成者,我想建立一个能让消费者绝对放心、能让员工自豪的现代化食品企业。”李南屏认为,父辈靠“试吃”和“眼看”打下了江山,但面对新一代消费者对“安全、健康、透明”的更高要求,品牌必须用更可靠、更可视化的方式来重建信任。

2018年至2019年,公司投入重金建成10万级GMP制药净化车间,完成一场“自我革命”:拥抱变化,赢得下一个十年。
而当时的辣条行业,正进入洗牌期。市场上关于辣条“不干净、不规范”的质疑声,是整个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李南屏坚信,要让品质和管理成为企业可复制、可持续的核心资产。
至此,车间从“防尘”到“无菌”,员工需要“全副武装”;从“经验手感”到“标准精准”,实现了“千人一味”且绝对稳定,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因人为操作失误或疏漏带来的安全风险;从“人海战术”到“机器换人”,解决了传统食品行业面临的“用工难”“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的痛点;从“控制”到“预见”,杜绝了人工包装可能带来的漏气、不匀等问题,显著降低了物料损耗和返工率。
这一步棋,让双娇食品彻底脱胎换骨,让“食品安全”从一个口号,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环境和一整套可追溯、可验证的体系,让企业拥有全国乃至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凭借‘安全’这个最核心的要素,建立起最坚固的品牌护城河。”

从小卖部到全球货架
有了硬实力支撑,双娇开始品牌升级。2022年,企业携手湘菜大师共创“湘菜味辣条”,这款差异化产品很快获得市场认可,2023年“臭干子辣条”登顶零食很忙散称麻辣类销量冠军。
在渠道拓展上,双娇采取双线并进。国内深化与零食很忙等渠道的合作,借助其“高性价比+快速上新”的节奏,打开年轻消费市场。海外实行“一国一策”本地化策略,目前产品已进入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等20余国市场。
此外,公司积极拥抱新媒体,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展示GMP车间和生产线,让消费者亲眼看到辣条的生产环境。
回顾双娇二十多年的发展,其成功源于对“守正创新”的坚持。从QS认证到GMP车间,双娇始终将食品安全视为生命线,无论是产品创新(湘菜味辣条)、渠道创新(出海战略)还是营销创新(新媒体传播),双娇都展现出敏锐的市场嗅觉。
基于此,企业先后荣获湖南省“专精特新”企业称号,臭干子辣条获得沙利文全国销量第一认证,2023年更荣获iSEE全球美味三星奖。

辣条里的中国味道
从双娇食品的二十余年历程,洞悉国内食品企业传承之缩影。父辈用最朴素的方式守护着产品的“魂”,而子辈用最现代的手段赋予品牌新的“形”。
这种传承与创新不仅让双娇从传统小厂成长为行业标杆,更为中国传统食品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消费升级和全球化背景下,双娇证明,只有坚守品质初心,勇于创新求变,才能让传统味道飘香世界。
如今,当双娇的辣条摆上全球货架,当“湘味”食品成为国际消费者的味觉记忆,这根小小的辣条已经超越了零食本身的意义,它承载着两代人的梦想,记录着一个中国品牌的成长轨迹,更传递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跃升的坚定脚步。
来源:红网
作者:向婉
编辑:陈左忆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