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2日讯(通讯员 小姿)国庆中秋长假开启,不少市民已规划好“吃喝玩乐”模式。长沙泰和医院心血管内科江斌主任提醒,假期中一些不节制的生活习惯,可能让心脏不堪重负,甚至引发健康危机。如何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守护心脏健康?这份“假期心脏保护计划”请收好。
五大行为最伤“心”,假期需警惕
报复性熬夜、久坐不动、情绪大起大落、饮食失控、漏服药物——这些假日常见行为,实则在悄悄透支我们的心脏。
熬夜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发早搏、心律失常等问题;久坐不动则会阻碍血液循环,增加心力衰竭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据《美国医学会杂志·心脏病学》研究,每日久坐超10.6小时,心力衰竭风险将增加40%。
情绪剧烈波动同样危险。研究发现,情绪激动时猝死风险暴增4.7倍,焦虑、愤怒可直接触发冠脉痉挛。而高脂、高盐、高糖的节日饮食,会使血液黏稠度升高,增加血栓和急性心梗风险。此外,烟草和酒精的双重刺激会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冠脉痉挛与心肌损伤。
科学护“心”,健康度假有妙招
如何平衡假期欢乐与心脏健康?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一是保证“黄金7小时”睡眠,尽量晚上11点前入睡,中午适当午休。若不得已熬夜,第二天也应按时起床,通过午睡补充睡眠。
二是坚持适量运动与清淡饮食。每天运动30分钟,循序渐进;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物,控制盐、油、糖摄入。
三是遵医嘱服药,备好急救药物。心血管疾病患者假期切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药量,出行前最好咨询医生,选择适宜的旅行方式。老年人尤需注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四是建立健康意识,学习急救技能。建议年轻人定期关注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如突发胸痛、恶心呕吐、心跳异常伴眼前发黑等症状,应立即呼叫120。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关键时刻能挽救生命。
假期是放松身心的好时机,但健康不能“放假”。科学安排作息与饮食,让每一次心跳都充满健康活力。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小姿
编辑:李茜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