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9日讯(通讯员 唐芬)从专注21年的知识产权领域跨界到“零经验”的农业产业领域,从年少离开家乡成功创业到中年返乡创办电商品牌,41岁的朱增辉仅用一年多的时间,便完成了一场特别的“逆袭”。
探索电商助农增收新路径
1984年,朱增辉出生在双峰县青树坪镇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18岁离开家乡到长沙求学,毕业后在长沙创业,并用21年时间将一家创业公司办成全国行业“头部”。
离家越久,思乡越浓。2024年,朱增辉怀揣着对家乡的深情,响应政府号召,毅然将“增辉优选”电商总部落户家乡娄底双峰。
双峰县地处湘中腹地,是国家级商品粮、生猪生产基地,拥有“永丰辣酱”“青树坪米粉”等20余个特色农产品品牌。
“我返乡创业的初心,就是想把家乡这么多优质的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帮助老乡增收致富。”朱增辉说。
助力青树坪淮山宣传和销售。
通过调研,朱增辉决定把双峰县传统小吃青树坪速食米粉作为“试验田”,积极探索电商助农增收新路径。
朱增辉带领“增辉优选”以“树品牌、严品质、可溯源”为核心,以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为方向,坚持一手抓好生产,一手抓好销售。
在生产端,他带领团队走访考察生产基地、食品加工企业,从原材料、生产工艺、预包装等各个环节进行追溯,确保青树坪米粉的产品品质。
在销售端,朱增辉凭借自己先期在全网积累的百万粉丝优势,通过拍摄制作短视频,生动讲述、快速传播青树坪米粉故事。
在双峰年货节上青树坪米粉热销。
一年多来,朱增辉带领团队累计制作短视频1000余条、开展专场直播200余场,带动全县青树坪米粉年总产量达9000吨,其中包装速食米粉超1000万包,位列全省米粉销量前列。
青树坪米粉“一炮而红”,让朱增辉及其团队信心倍增。随后,朱增辉陆续推出青树坪淮山、永丰辣酱等农特产品,构建起产品矩阵,推动双峰县农优产品多元化、体系化、品牌化。
据统计,一年多来,“增辉优选”整体带动双峰县各类特色农产品销售额超千万元,带动数百人就业,帮扶1000余户农户实现增收。
创新打造农村电商“双峰模式”
近年来,农村电商作为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的典范,市场规模呈现出迅猛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农村电商模式不断推陈出新。
作为电商新人,“增辉优选”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路径?这是返乡创业之初始终萦绕在朱增辉心头的问题。
想都是问题,干才有答案。凭借多年理论学习、创业实践的积累,朱增辉带领团队通过数字化技术首创“生产基地+展播中心+仓储中心+电商小院”的“双峰模式”,成效显著。
——选准食品生产基地。联动双峰县20余家食品加工企业,培育自营SKU(注:库存单位,是一种用于标识和管理商品的唯一编码)产品40余个。
——建设县域展播中心。打造集名优特产展示、直播带货、品牌推广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配套建设名优特产展览馆和直播中心。目前已成功建设2个展播中心。
——完善仓储物流体系。构建“长沙总仓+双峰分仓”两级体系,实现农产品收购、存储、分拣、配送标准化运作,有效打通农产品流通的“最后一公里”。
——打造乡镇“电商小院”。推动乡镇建设具有“网上集市”功能的“电商小院”,目前已在双峰县7个乡镇设立“电商小院”。
朱增辉表示,这一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打通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全产业链条,显著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双峰模式”也获得各方认可。2024年,朱增辉斩获商务部全国农村直播电商案例大赛全国亚军,成为双峰县农村电商领域的标杆人物。同年,青树坪政府授予朱增辉“农业产业发展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
在一线与果农探讨品牌建设问题。
谈及未来,朱增辉希望“增辉优选”承担更大的责任、展现更大的作为,助力双峰乡村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实现新的跨越和发展。
这位返乡创业的青年企业家,正以“电商”为笔,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他的青春与智慧也必将在这幅新画卷上闪烁更加夺目的光彩。
来源:红网
作者:唐芬
编辑:龙真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