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妈妈的味道”厨艺比拼母亲节落幕 湘菜大师现场点赞

来源:红网 作者:邓晓娟 编辑:素素 2018-05-13 21:11:36
时刻新闻
—分享—

“妈妈的味道”厨艺比拼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5月13日讯(记者 邓晓娟 摄影 陈杰)一道菜、一匙羹、一碗面、一锅汤,每个妈妈都有自己拿手的“味道”。今天下午,“妈妈的味道”晒图活动网络投票的前十名选手带着自己的妈妈在长沙白沙老味天心阁旗舰店进行了一场温情满满的厨艺大比拼,过了一个特别的母亲节。活动邀约到湘菜大师、中国烹饪大师张小春,国家级面点师何华山,知名媒体人张好担任决赛评委。

  20天,268道美食,104万次点击关注

  第二届“妈妈的味道”美食评选活动无门槛,奖品丰厚,晒图参与即可得奖。海尔电器、绿叶水果、手感麦夫、拙艺面点、王老吉龟苓膏、周黑鸭、纯K、亦与瞬等商家赞助的近十万元的奖品均作为参赛福利,发放给网友。 低门槛、接地气的晒美食活动,也得到了网友们的热情参与,时长20天的晒图活动,268名网友上传美食,投票数达271430次,页面浏览量达1043142次。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中午12点半,参加线下厨艺比拼的十位选手带着自己的妈妈抵达比赛现场。他们通过红网晒出妈妈亲手烹饪出的美食图片,经过20天的激烈投票,凭借土豆烧排骨、韭菜鲜肉饺、肉沫海参、秘制烧麦、秘制口味虾、红烧鱼、玉米红烧肉、油焖大虾、豪华小龙虾、莲子猪肚汤这十道菜,进入了到最后的决赛环节。三位评委老师从色、香、味、型、摆盘、营养搭配等方面在现场进行考评打分。

  和妈妈一起烹饪美食 大声说出对母亲的爱

  今天的决赛,十名选手分为四组,现场烹饪,还原“妈妈的味道”。由于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母亲节,很多参赛选手都是一家老小全家出动。带着秘制口味虾参赛的杨玉娇是一位外企职员,今天她带着父母、老公和儿子都来到了比赛现场。她最爱吃的就是妈妈做的这道口味虾,平时都是妈妈做,今天是第一次和妈妈一起合作做这道菜。“有点兴奋,也有些紧张。相信妈妈的手艺,今天一定会取得好成绩”杨玉娇说。

评委老师现场给参赛作品打分考评。

  以一道“肉沫海参”在网络票选中高居榜首的彭丽红带着17岁的小儿子龙龙参加今天的决赛。当主持人问及在家是不是经常吃到这道菜。龙龙回答说:“我的哥哥今年上大学,去年备战高考期间妈妈经常做海参给他吃,所以我也吃了不少。”

  莫娇是一名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妈妈做菜,因为7岁的儿子果果特别爱吃虾,所以她尝试多次自创了这道适合小朋友口味的油焖大虾。“从小到大,都是妈妈做吃的给我,现在我也是一位妈妈,我也会做菜给我的儿子吃。天下的母亲爱护子女的心情都是一样。红网主办的这次活动,让我们有了对妈妈表达爱的机会,我觉得特别有意义。”莫娇在活动现场表达了对妈妈的感谢。

参赛选手互相品尝烹饪作品。

  高手在民间 湘菜大师现场连连点赞

  当十道精致的参赛菜品悉数呈现在评委面前时,三位评委纷纷赞叹妈妈们的好手艺。尽管妈妈们从未登上过这么多观众瞩目的舞台,可她们的淡定和从容出现了不少让评委们印象深刻的好作品。

玉米红烧肉获得“妈妈的味道”厨艺比拼活动冠军。

  第四组参赛的作品“玉米红烧肉”摆盘精美大方,红烧肉肥而不腻,糖色炒得十分到位,色泽诱人,最后以平均分94.3的高分获得冠军。一道“油焖大虾”选用新鲜肥美的大虾,佐以小朋友爱吃的番茄酱,口感酸甜清爽,受到评委老师和观众们的青睐,获得了亚军。“豪华小龙虾”事先将小龙虾开背,并用酱料腌制,使得最后的成品十分入味,获得季军。

  “这些烹饪作品都是妈妈们的拿手好菜,色、香、味都不输专业选手,再加上每道菜都寄予了母亲的爱心和温情,所以显得格外的美味。”湘菜大师、中国烹饪大师张小春这样评价。“我们的专业技能再高,可是有一种味道是不可替代和超越的,那就是妈妈的味道。希望主办方能多举办这类温情的活动,让爱得以延续和传播。”国家级面点大师何华山表示。

“妈妈的味道”厨艺比拼母亲节圆满落幕。

  这次以母亲节为主题的厨艺比拼热闹又温馨,选手们从比赛前的互不相识,到比赛过程中的互相加油鼓劲,再到比赛结束的加微信好友。“我们的身份都是一样的,都是妈妈,所以有很多共同语言。不管是谁拿了冠军,都值得祝贺,以后我们线下还可以多多交流,这样的活动,我们这些妈妈们都是很乐意参加的。”以“红烧鱼”获得优秀作品奖的参赛选手徐静表示。

  “妈妈菜让人最有记忆,也是最持久的好味道,活动能有这么高的人气,让这么多的观众参与,能让大家都品尝到记忆中妈妈的味道。这个母亲节对我们来说格外有意义。”承办此次活动的白沙老味董事长程东科表示,今后将会定期举办此类充满温情和爱意的活动。

来源:红网

作者:邓晓娟

编辑:素素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ife.rednet.cn/content/2018/05/13/685701.html